聯名《哪吒2》,開便利店,比吒兒鬧騰的庫迪想干什么?
出品/聯商網
撰文/季楓
在品牌營銷層面向來長袖善舞的庫迪咖啡,近日幸運地將聯名的手搭上了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哪吒2》。
2月27日,庫迪咖啡在微博官宣與《哪吒2》聯名,聯名活動于3月17日正式開始,將推出“魔丸&靈珠”全新產品系列,并搭配聯名主題包裝及周邊產品。
3月10日0點,庫迪咖啡與《哪吒2》聯名產品正式開啟預售,隨即引爆搶購熱潮,不僅#庫迪哪吒聯名#話題喜提微博熱搜,14款周邊也引得大量消費者連夜蹲守,炫曬單成為粉絲群體打招呼的新方式。
圖源/庫迪咖啡官微
今年春節《哪吒2》上映,全球各地掀起了觀影狂潮,票房成績如坐火箭般持續飛升,一舉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冠軍后,如今票房神話仍在繼續,據貓眼專業版3月10日晚數據,《哪吒2》總票房已破149億。伴隨高口碑、高票房成績的同時,電影的IP商業價值也在不斷衍生噴涌,哪吒聯名成為一吒難求的香餑餑,以咖啡領域為例,無論是市場還是消費者,都在期待第一杯聯名花落誰家,直至被庫迪攬入懷中,令一眾“庫粉”狂喜不已。
而在此次爆款聯名之前,庫迪咖啡剛剛宣布進軍便利店,并宣布2025年底門店目標增至5萬家,一時間吸引了行業內的高度關注。那么,庫迪到底在打什么算盤?咖啡賽道還能怎么“卷”?
一、門店目標5萬家,庫迪跨界便利店
2025年2月,庫迪宣布全面升級“觸手可及”計劃,推出便利店這一新業態,開啟了 “咖啡+便利店”的新戰略,并宣布2025年底門店目標增至5萬家。
據了解,“庫迪便利店”是仍以咖啡為核心業務,同時涵蓋常規便利店產品的“咖啡主題便利店”。從產品端,除了咖啡產品更為豐富外,增加冰淇淋、蛋撻、烤腸等西式即食產品,以及中式面點、便當等熱食,與傳統便利店存在一定差異化,而性價比仍是特色。
這一戰略試圖將咖啡與便利店場景深度融合,通過“咖啡+”模式,打造多元化的消費場景,與瑞幸、星巴克等展開新一輪競爭。
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透露,“在確定便利店之前,庫迪在上千家門店進行了試驗,通過大量經驗確定了咖啡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具有高頻剛需屬性,和便利店場景有著天然的匹配度。”這個判定聽上去很合理,事實上咖啡與便利店的適配度也早已經過行業驗證,無需懷疑。庫迪想借便利店的場景進一步延伸咖啡業態,目的是為品牌謀得更廣闊的增長空間。
雖然李穎波表示,庫迪現有完整的便利店采購和研發團隊,團隊基礎能力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搭建,便利店模型整體風險非常可控,但要跟供應鏈更為完善的便利店老牌玩家搶生意,難度可想而知,但也不是沒有機會。
劍指便利店的策略,庫迪顯然是做過一番背后的摸底分析。李穎波指出:“中國便利店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雖然數目眾多,但大量門店管理手段落后、盈利能力差。庫迪咖啡將利用品牌、品類和數字化管理能力的優勢,全面賦能行業,提高單店收入。庫迪咖啡便利店將致力于成為消費者線下吃、喝、用一體化的超級終端,無限貼近客戶,真正實現咖啡生活的觸手可及。”
庫迪“5萬家門店”目標是基于咖啡店+便利店+店中店三種店型的門店結構來提出的,其中咖啡店是核心業態,便利店是新的發力點,以咖啡為引流入口,將是滿足用戶即時需求的重要線下零售渠道,隨著高頻品類和高毛利率SKU的添設和擴充,便利店也將成為庫迪的利潤新引擎。至于店中店,則以更小的面積、更靈活的方式嵌入便利店、餐飲店等多種業態中,是庫迪咖啡“觸手可及”計劃的重要補充。
在業內人士看來,進軍便利店,既是庫迪達成5萬家門店計劃的重要一環,也是品牌應對當下行業極度內卷、尋求新的增量市場的必然選擇。但是跨界想要成功,勇氣只是第一步,還得看有沒有拼得過對手的真功夫、真實力。萬店競賽的背后,不僅是規模的比拼,更是效率與盈利能力的較量。庫迪便利店戰略能否告捷,仍需時間驗證。
圖源/小紅書
二、門店增長遭遇“瓶頸”,如何尋求最優解?
自2022年10月22號在福州開出第一家門店后,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庫迪已躋身全球咖啡連鎖行業規模第四的品牌。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12日,庫迪咖啡門店數為10045家,增速跑贏業內平均水平。憑此成績,庫迪成為中國市場上達成此目標最快的連鎖咖啡品牌。
在庫迪之前,瑞幸咖啡已經成為國內首個實現萬店目標的咖啡連鎖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在開拓下沉市場過程中,“小店”也是瑞幸采取的跑馬圈地模式。數據顯示,截至 2024年7月31日,瑞幸已基本完成對全國地級市的全覆蓋,實現了四線以上地級市的 100% 覆蓋,以及五線城市(含省直轄縣)78% 的覆蓋率,整體城市覆蓋率達 90%。
不難看出,庫迪的戰術有復刻瑞幸的痕跡,可以想見,接下來,庫迪門店網絡會迎來新一輪加密。
盡管以最快的速度躍上萬店規模,但庫迪還是不可避免地陷入規模增長瓶頸。自2024年2月庫迪宣布全球門店達7000家后,其拓店速度似乎就開始停滯不前。去年就有聯營商透露,庫迪現階段大部分開出來的門店,都是由其他地方門店閉店之后遷至過來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庫迪品牌方宣稱閉店率那么低的一個原因。而標準店“開不動”的背后,是單店運營成本高企的事實,這也成了品牌大力布局便捷店的直接推手。
然而,便捷店一定受市場認可嗎?追求萬店規模還是最優解嗎?留給庫迪的時間似乎沒那么多了。
寫在最后
經過數年的發展,咖啡賽道的競爭已經白熱化,行業太卷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在價格上以前以為瑞幸的9.9元是極限,后來庫迪把價格打到8.8,現在又冒出6.6的幸運咖,當價格不斷觸底,挑戰的將不僅僅是產品品質的底線,也將把品牌一點點推向覆滅的深淵。
當下行業已從單一的價格戰、門店擴張轉向更多元化的比拼,品牌需要全方位構筑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創新無疑是必選項,無論是業態的革新,還是產品的創新,還是品牌故事的更新,都將變得意義重大。庫迪能否在萬店競賽中笑到最后,關鍵在于能否在規模化密度、供應鏈效率、數字化運營、產品力競爭等維度不斷拉高自己的身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