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速度與問題并存
出品/品智PLSC
作者/許小九
山姆又有事了。
12月23日,一則疑似代購在廣州山姆廁所切蛋糕的話題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有消費者稱在廣州山姆會員商店(美林天地店)撞見有人在廁所分裝蛋糕,根據該網友發布的圖片,在廁所隔間的地面擺放著一份蛋糕與一把刀具。
伴隨著“又又又出事”上了熱搜,山姆迅猛擴張也成為了今年火爆話題,年底可謂是捷報頻傳。一方面,山姆11月和12月分別新簽了石家莊和臺州兩個新店,前者還是河北省首家山姆。另一方面,預計2024年收官前,溫州和泉州兩家山姆會員店將開業,全年新開門店數量達到6家,與2022年的歷史新高持平。
對2024“山姆年”的表現,一句話歸納,就是速度與問題“并駕齊驅”。
山姆加速“下沉”
山姆會員商店,加快了開店和布局的腳步。
11月22日,紹興第一家山姆會員店正式開業,也成為全國第51 家山姆會員店,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浙江首家獨棟山姆會員商店,采取定制化開發模式進行落地。
截止目前,山姆今年在中國新開4家門店,預計2024結束前,溫州和泉州兩家山姆會員店將開業,全年新開門店數量增至6家。對于山姆這種體量的門店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因為在進中國前20年,山姆基本上是以每年不到1家店的速度在擴張。
官方信息顯示,目前仍有5家新店進入“招聘”階段,不在招聘階段但已經簽約落地的儲備門店也有10余家。未來山姆計劃每年新開6-7家新店。按照單店年銷售20億元左右計算,每年銷售增長超過100億元。在實體零售舉步維艱的當下,這樣的速度一騎絕塵。可以說,在二十多年的積累后,山姆等到了自己的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山姆在擴張迅猛的同時,“下沉”趨勢也十分顯著。
事實上,早在2023年,山姆就開始了“下沉”。在去年,山姆已簽約的門店就包括東莞寮步、嘉興經開、紹興越城、濟南歷下、溫州鹿城和晉江池店等地。其中,晉江成為自昆山之后山姆會員商店第二個登陸的中國縣級市。
瞄準下沉市場,是因為下沉市場有廣闊的消費需求和相對較低的競爭壓力,多種業態都在這里尋找增量空間。但事實上,山姆并沒有真正進入量販式零食店爭奪的下沉市場。由于東南沿海省份經濟發展迅速,區域間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劇,城市之間的實體邊界逐步模糊。因此,即便是城市規格僅是“縣級市”,也不能簡單地將其等同于下沉市場。
以昆山店的選址為例,昆山緊鄰上海市區與蘇州市區,同時,昆山可通過地鐵直達蘇州與上海,山姆在此不僅能同時影響兩地的消費者,更能獲得遠低于上海與蘇州的運營成本。
代購現象明顯
山姆代購的熱度一直同行里數一數二存在。
因為“代購轉售合法”,除了京東平臺的山姆店鋪,拼多多等各大電商平臺的山姆商品,都不是山姆的官方運營,而是山姆的代購在售賣。
當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勒緊褲腰帶,忙著在拼多多砍一刀時;縣城中產們正在短視頻上隔空逛山姆,不惜花高價跑腿費,只為嘗鮮。同一片土地,消費降級和消費升級的故事同時上演。
免費為客戶代購,也能月入數萬元。如今的代購已成體系,不僅打通了高校,更下沉到三四線城市。
最早的時候,為了代購山姆美食,有人愿意加價幾十塊錢;代購普及后,收取總金額10%的代購費更常見。隨著時間的推移,代購人員增多,優勢在逐漸減弱,如今有的代購甚至不加價,只為了賺山姆會員卡的返點和優惠活動。
根據山姆會員細則,每人僅可注冊一張山姆個人會員卡,不過現實情況是,不少代購持有幾十張,甚至上百張會員卡。隨著代購現象越來越普遍,普通會員的不滿情緒也在累積。交同樣的會員費,買不到打特價的或者緊俏的商品,甚至有些會員揚言不再續費。
「品智PLSC」調查得知,部分山姆門店與代購存在合作關系,會安排專人對接代購。“門店有銷售任務,代購可以幫忙消化這些任務,一些臨期的、不好賣的商品,會交給代購幫忙銷售。所以當有特價商品時,內部人員也會通知他們,禮尚往來。”某店員向「品智PLSC」說道,門店一般是在開門時接待代購,所以早上來門店的代購特別多。
今年山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不僅是代購問題,今年山姆產品質量問題也是頻發。
12月2日,浙江政務服務網官網顯示,杭州山姆會員商店有限公司,因銷售不合格商品被杭州市上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約1.83萬元。原因是山姆銷售的“60支LF蘭精天絲床笠”經抽檢,“甲醛含量”項目不符合A類紡織品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自今年9月以來,山姆超市屢現食品安全風波,其中9月份中上旬已經翻車了4次。
9月3日,深圳前海山姆會員店的一位顧客在購買的牛奶中發現有泡過水的痕跡和黑色蟲卵。
9月5日,有消費者反映在山姆會員店購買的鮮肉月餅中吃出了一顆牙齒。
9月10日,有消費者稱在山姆購買的冰鮮帶魚捕撈日期是臺風天,質疑帶魚的來源,“臺風過境日,不知道這些帶魚是怎么捕撈的?”
9月12日,另一位消費者在山姆購買的楊枝甘露發生噴射爆炸,導致家中天花板等地方被濺上楊枝甘露。
此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山姆,可以看到目前有8000多個投訴,大部分都是商品質量問題。大量投訴也暴露了山姆會員商店在消費者服務方面的不足。據公開信息顯示,因虛假宣傳、銷售不合格產品等原因,近年來山姆至少被監管部門至少處罰20次。
問題頻發或與加速擴張有關
近期山姆問題頻發,絕不是偶發事件,而是一次被壓抑許久的山姆會員們對品控問題的集體爆發,這或許與山姆的迅速擴張戰略有關,原因可能有以下兩種。
一是山姆在瘋狂擴店的過程中,人員培訓不到位。開疆拓土時忽略了嚴格的品質檢測和倉儲管理。就像這次出現問題的泡水牛奶盒,就是典型的倉儲管理失誤。一個密閉的牛奶箱進水了,很可能是因為牛奶箱在運輸路途中或庫房里受潮淋水了,且浸濕的水質里還有蟲卵。從運輸、入庫到最后上架售賣,管理部門竟然都沒有發現。這不禁讓人質疑,山姆的檢疫消殺工作有沒有做到位?倉儲空間的濕度有沒有控制好?運輸過程中有沒有出現紕漏?
二是山姆的供應鏈可能出現了問題。雖然山姆是外資超市,但其銷售的產品大部分還是來自本土供應鏈,例如發現“牙齒”的鮮肉月餅。擴張迅猛,商品需求量增多,代工廠的產能跟不上山姆訂單時,可能會把訂單交給同行完成,自己賺取中間費,此時就存在產品質量把關的紕漏了。這也不能算是山姆本身的問題,但也的確需要加大監管代工廠的力度,防范其轉移訂單。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