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引擎加持,達達駛入高質成長新軌道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蒙嘉怡
北京時間11月14日,達達集團(Nasdaq:DADA)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達達集團第三季度取得總營收24.29億元,非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虧損為5940萬元,凈虧損率環比收窄近4個百分點,超市場預期,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從業績表現來看,達達集團兩大業務京東秒送(由京東操盤合并旗下小時達、京東到家等即時零售業務而來)和達達秒送(自8月由達達快送更名)保持了比較快速的增長。
財報顯示,京東秒送第三季度營收9.30億元,在京東App場域的月均下單用戶數和訂單量同比增速雙雙超100%;達達秒送第三季度營收14.99億元,同比增長38.62%,總完單量為6.48億單,同比增長36%。
在拆解達達集團發布的財報后,壹覽商業認為,自帶“雙引擎”的達達集團,依然很“能打”。
01
京東秒送核心指標加速,捷報頻傳
互聯網企業涌入萬億規模的即時零售市場掘金,在這片未被完全挖掘的金礦之上,大廠們不斷廝殺,火藥味越來越濃,京東集團也出了招。今年5月,京東集團整合原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的京東即時零售業務,將其升級為京東秒送。
此次發布的三季報,是其升級后的第一個完整季度報表,京東秒送的實戰表現如何,也終于有了明確的答案。
在用戶規模方面,今年第三季度,京東秒送在京東App場域的曝光轉化率較二季度環比提升100%以上,月均下單用戶數同比保持三位數的增速。
在復購率方面,今年第三季度,秒送專區用戶的30日復購率相比二季度實現顯著提升,新老用戶的30日復購率都有增長。
在單量方面,今年第三季度,京東秒送整體單量加速增長,其中在京東App場域的月均訂單量同比保持三位數增速。此外,剛剛過去的京東11.11期間,秒送的線上訂單量日峰值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在消費者越發謹慎、對手越發“難纏”的時代,京東秒送能夠獲得這些增量實屬不易。那么,京東秒送是如何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的?
首先,京東秒送與主站的協同效應日益顯著。在升級后,京東秒送的入口一直占據著京東App首頁最核心的位置,這是一個月活近6億的巨大流量入口。身處“黃金地段”的京東秒送自然能夠獲得更多曝光,從而推動用戶數和訂單量的增長。
同時,京東秒送也深度融入京東App生態,為京東PLUS會員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專屬權益,如PLUS會員價等,這不僅加深了PLUS會員對秒送服務的認知,也加速了秒送業務在京東用戶群體中的滲透。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在京東App內通過秒送下單的日均PLUS用戶數環比增長超50%。
其次,用戶至上,體驗為王。劉強東曾表示,“跟任何人競爭,你能勝出一定都是因為用戶體驗,沒有第二條理由!本〇|秒送,也是瞄準這一點發力。
一是豐富商品供給。萬物到家已成為即時零售行業的共識,全品類SKU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京東秒送在多維度提升供給能力,持續深耕全品類,截至9月末,其營業門店數已超過60萬家,同比增長70%以上。
二是提升履約速度與準確性。今年第三季度,京東秒送為下單用戶提供更準確的預計送達時間,平均履約時長同比縮短20%以上。
要知道,在即時零售賽道里,豐富的供給和高效的履約是整個模式能否跑通的重要元素。商家供給的增長,意味著消費者能夠購買的產品增加,而履約時間更短、預估時間更準確,可以更好滿足人們“即刻擁有”“高確定性”的購物需求,這也是這一業務增長的第一動力。
當然,在用戶更精打細算的當下,價格也成為影響消費決策的關鍵因素之一。相較于傳統線下實體和線上電商,即時零售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快速揀貨和配送履約等環節,因此商品售價可能相對較高。然而,隨著零售商和品牌商對即時零售的日益重視以及平臺方數字化建設能力的提升,降本增效的空間正在不斷拓寬。
京東秒送也在持續提升商品價格競爭力。推動高性價比商品上線,9月末,高價格星級商品占比環比6月提升3個百分點,此外還推出多樣化的免運服務。
一直以來,用戶體驗都是京東競爭壁壘的核心所在,京東秒送的實戰表現也昭示著這一護城河的深度與寬度。而極致的配送服務,則是京東的另一把“尖刀”。
02
快速奔跑的達達秒送
即時零售市場的勝負手在于“即時滿足能力”,供應豐富度與配送速度二者缺一不可。如果說通過豐富的供給、絲滑的購物體驗去滿足用戶對即時消費的需求,是京東秒送承擔的角色,那么,達達秒送承載的是即時零售中“快”的要素。
據達達集團財報,今年第三季度,達達秒送營收為14.99億元,同比增長38.62%。值得一提的是,達達秒送過去至少10個季度的增速都超過了20%。
具體來看,今年第三季度,達達秒送的總完單量為6.48億單,同比增長36%,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同時,達達秒送的價格競爭力實現進一步加強,對商家的吸引力增加,促進市占率的提升,除了持續保持優勢的商超領域,達達秒送三季度在餐飲領域的增長十分顯著,餐飲品類收入同比三位數增長。
仔細拆解達達的業務邏輯可以發現,達達秒送能夠取得穩健且快速上升的成績,背后少不了深耕多年的數字化技術和專業化解決方案的支撐。
一是借助數智化能力,達達秒送對揀貨、取貨、配送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精細化的管理與協調。過去,快遞的時效以天計算,如今,即時零售的配送時效以小時甚至以分鐘計,加上應急場景下“高并發”零售訂單帶來的巨大履約壓力,這些都考驗著即時物流平臺的韌性。
保障運力穩定,從軟件看,需要提升支持高時效要求、“高并發”訂單調度的技術能力。達達秒送的數智化能力,不僅助力騎手更高效地完成配送任務,還持續改善消費者的收貨體驗,甚至能夠幫助賣家從源頭提升履約效率。
二是從全局出發,提供更專業的履約方案。與純粹的餐飲外賣相比,即時零售涉及的商家類型更為復雜,尤其是商超、便利店等行業,商品SKU繁多,末端場景也更為多樣。對商家而言,訂單履約涉及“倉揀配”全鏈路,如果內部的倉儲、分揀能力沒能跟上,那么從線上獲得的增長就反而成了負擔。
為此,達達秒送提出了“倉揀配”全鏈路即時履約方案,將場景延伸至揀貨環節,并依托系統進行全流程管控,有效解決了商超企業面臨的SKU多且復雜、周末波峰明顯、運力彈性要求高等痛點,助力整體履約效能和平均揀貨人效的高速增長。
三是為合作伙伴提供一對一深度定制化的履約方案,并提供多元運力。要知道,達達秒送合作的連鎖商家覆蓋全行業,包括山姆、沃爾瑪、麥當勞、瑞幸咖啡等。而每個行業的配送要求、配送特點都不相同,若僅靠單一的方案,很難解決不同客戶的需求。適應多元品類、著眼全局的定制化履約方案,成為即時零售未來的進化方向。
靠著“駐店+眾包、區域駐店、商圈駐店”多元運力,以及“倉揀配”各環節的協同,達達秒送有能力為合作伙伴提供一對一深度定制化的履約方案,也因此吸引越來越多的行業頭部品牌客戶攜手合作。
合作的擴大除了提供直接財務增量,還進一步錘煉出了達達秒送對不同渠道、不同品牌需求的理解,這些經驗在不斷地迭代升級中沉淀下來,最后延伸為全鏈路履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費者追求“萬物馬上到”的今天,能否自如應對商家大促波峰、極端天氣等極致場景,成為決定消費者滿意度的關鍵。而達達秒送憑借“二輪+四輪+無人配送”的多載具混合運力模式,成功攻破了這些極致體驗的壁壘。
靠技術突圍,憑速度制勝,成為達達秒送快速獲得增長的主要原因,業務的高質量發展也為其吸納了更多騎手和商家,形成了良性循環。
以“速度快”為使命的達達秒送收益可觀,相應地,在京東秒送部分,達達集團也在搭建更為健康的戰略架構,以期在“豐富供應”和“供給優質商品”上取得突破。
03
秒送旗艦店,讓即時零售有更多可能
在財報以及財報會議中,達達集團都提到了其推出的最新業態——秒送旗艦店。所謂秒送旗艦店,即品牌入駐京東秒送,消費者在京東App搜索“品牌名+秒送”即可進入界面,消費者下單后,達達秒送通過定位附近的前置倉,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換句話說,與網購類似,但是消費者只需要在數十分鐘內就能拿到購買的商品。
雖然達達集團并未透露更多消息,不過,多位業內人士也表達了對此動作的看好。
對消費者來說,消費體驗獲得了升級。以往購買酒水、手機數碼這類價值較高的商品時,消費者在即時零售平臺選購可能會有所顧慮,而秒送旗艦店能夠保障正品,同時,即時零售的業務模式極大加快了商品到手的速度,也開辟了更多消費場景。
對于品牌方來說,過往的即時零售模式存在一個局限性,即缺乏門店的品牌商難以直接與消費者建立溝通橋梁,容易在交易鏈中失去與消費者的直接聯系。秒送旗艦店則打開了窗口,讓品牌商家在即時的經營上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同時,即時零售是一個增量市場,品牌入駐也能夠給業績帶來更多可能。
對于京東秒送來說,該業務模式基于京東主站購物流程,更利于滲透更多的京東用戶體驗秒送服務;而且官方旗艦店進駐,能夠營造質量優良、正品保障的口碑,形成用戶心智。
更重要的是,這一模式還有助于京東秒送獲取更多來自品牌商的營銷和廣告收入,進一步拓展其盈利模式,為其接下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04
最后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4年第三季度,國內至少有1478家門店宣布閉店,其中不乏永輝超市、步步高、華潤萬家等大型渠道門店。與之相對的,今年五一期間,在京東秒送平臺,洋河銷售額同比增長320%,帝亞吉歐銷售額同比增長270%。
顯然,對于實體商家們來說,2024年極具挑戰。而京東秒送這個銷售數據的增長,不僅給整體承壓的零售行業吹來了一絲春風,也再次證明了隨著消費者習慣的轉變,即時零售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達達集團無疑站在了這一趨勢的浪尖之上,在不斷精進自身業務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解法,將更多品牌拉入即時零售的賽道,進一步拓寬了這一領域的想象空間,自身價值也將“水漲船高”。
綜上所述,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手握服務和速度的達達,將憑借自身的能力和對行業的貢獻,贏得更多市場的認可和支持,前景值得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