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家親董事長賈建全:學會放權,成就團隊
10月18日,《美好之路》讀書班第一課在杭州開課,青海一家親董事長賈建全作為分享嘉賓,圍繞《美好之路》這本書以及東來哥的理念,從調整企業、成就團隊、企業方向、生命狀態等方面展開了分享。
他強調,做企業應該追求社會價值,要推動行業進步,推動社會發展,讓城市更美好。對于胖東來的學習,也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堅定向善,保持純粹,學會放權,成就團隊。
同時,賈建全也倡議大家,活好當下,做有思想的人,懂得放下執念,在安全健康狀態下發展企業,共同努力讓社會因商業而美好,為行業進步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以下是賈建全分享全文(有刪減):
讀書班的家人們,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的任務是結合“東來哥在種子班的首次線上分享實錄”跟大家聊一聊,內容涉及《美好之路》這本書的第47頁到65頁。
說實話,接到通知以后,我也不知道該從哪些方面給大家分享。大家應該都看過《美好之路》這本書,要反復看,多看幾遍,大家理解就更深了。在昨天來杭州的飛機上,我還一直在看。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獲,也有更深的感悟。
關于調整企業,有些老板把《美好之路》看三遍,自己就會調整自己的企業了。東來哥也說過:“調整企業很簡單,有時候用兩個小時的時間,給企業的團隊分享一下理念就行了。接下來,調整具體方法按照理念走就好,只要這個企業的老板堅定向善,堅定相信‘相信’的力量,一定可以越來越好。”
有時候,有些企業老板還是擔心太多,自己理解不夠透,就會有擔心,就不敢行動,總是想著給團隊調整完工資就立馬要結果。調整完工資,立馬就能有效果嗎?實際上不是,大家不要立馬追求結果,一旦提要求,一旦給任務,團隊不就又累了嗎?這樣一來,不論是給團隊調整工資,還是提升福利待遇,還是不純粹,還是有目的。
為什么要做企業?
東來哥當時給種子班上課,談到“為什么要做企業”的時候,他說:“做企業要追求推動行業進步,推動社會進步。”我們當時聽著也覺得有點空,有點高大上,就感覺好像跟我們不沾邊。當時大家還是想要更實際的招數,比如掙錢的方法,如何掙錢,如何快速地掙錢。哪怕給團隊、給員工漲工資,漲完工資以后也是希望銷售立馬就能好起來。但是,越是這樣,大家越是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甚至可能是相反的結果。所以,大家一定要純粹。
東來哥開始給種子班上課的時候,因為疫情原因連續在線上給我們分享了幾堂課。雖然越聽越有感覺,但是自己不敢落地。種子班是2022年成立的,2023年4月15日,東來哥才首次來到一家親。在這中間,我聽了那么多次,雖然也在調也在動,也給員工漲工資,但還是擔心太多,沒有頭緒,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如何下手,也總想著漲了工資就會立馬顯現效果。東來哥則表示,先明白這些理念,真正理解之后,方法按照理念走就行了。
一開始,大家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一些不足,《美好之路》這本書多看幾遍,東來哥的視頻,東來哥的分享,大家多看一看,把很多重要的理念先理解,然后圍繞著科學,圍繞著公平,慢慢去做。既然做企業,那就像東來哥給大家講的,我們要推動行業進步,推動社會發展,讓城市更美好。
這些聽起來很空,但實際上相當于企業文化一樣,我們要有一個美好的愿景,要有一個偉大的使命,要有家國情懷。既然要做企業,成為一個企業家,大家真的需要具備這些基礎,如果只是為了追求利益,方向就偏了。追求利益是一個方向,追求社會美好又是另外一個方向,大家想想,這兩個方向不就是一個惡一個善嗎?
如果說我們是一個向善的企業,我們做企業是真正為了社會美好,那三年的疫情大家就不會把它當成商機了,而應該當成社會的災難,對吧?當把疫情當成國家的國難、社會的災難的時候,企業應該怎么做?企業應該去承擔社會責任。
講到這里,可能大家還是想聽技術層面,但是如果理念不通,大家只學技術也沒用。理念不通的話,做著做著就又會走偏。大家一定要理念先通,然后轉化成方法,方法得跟著理念走,理念偏了方法也就偏了。
前兩天,有一家企業到一家親去交流,我跟他聊的時候就告訴他:“跟你聊我比較累,因為你的執念太重了。”他跟我聊的時候,一直在說他們的前期怎樣做。其實他來一家親的目的就是想學技術,看看一家親的生鮮是怎么做的,為什么能把生鮮賣場做這么大。我當時就告訴他,你的執念太重,學這些沒有用,不懂理念,回去也落不了地。
包括胖東來,這家企業也沒少去學。那為什么學不會呢?包括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人都去胖東來學習,為啥學不會?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表象,諸如胖東來賣哪些商品,商品如何陳列,衛生干凈,服務好等等,沒有看到這些表象背后要有思想、理念、文化、體系、制度和標準做支撐。
如何成就團隊?
今天,我只是想跟大家發自內心地聊一聊,希望打開大家的這種心結,這種糾結,讓大家更多認知、更加重視理念。如果理念都通了,方法都好學。哪方面有不足,比如烘焙不足,加工不足,那我們就成立團隊,招聘這方面的人才,給的待遇好一點,給的政策好一點。待遇好,招聘的人才專業度也就高。同時,我們給政策必須圍繞著人性,不要違背人性。違背了人性,往往就錯了。
我每次看到這書的時候就有一種感覺,好像東來哥在給我們講一樣,每一次看都是觸動很大。比如,第48 頁東來哥這段話:“因為胖東來的理念和當前我們的社會完全不同,與其他的企業幾乎是完全不同。胖東來的這種理念和做法既有中國的文化,也有海外的文化,特別是瑞士、北歐這些人文,希望對人性有更多尊重。從另一個角度,我們再結合中國的文化和實際情況,想讓更多的人活出自己的生命狀態。”
當時給我們講的時候,可能大家聽過這個理,但是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去做。直到今年,也就最近這兩個月,我才突然間理解東來哥講的“我們一定要成就團隊”。當時,東來哥說我們大多不懂得去成就團隊,不愿意成就團隊,也不會成就團隊,主要是缺乏理念。
東來哥講的理念就是:尊重、信任、認可、鼓勵、幫助。這個理念中,每個詞之間還有順序邏輯。
為什么要把“尊重”放第一位呢?因為人是平等的,大家必須相互尊重。不過,受我們傳統文化影響,很多時候大家把管理理解偏了,一提到管理就成了權力的象征,而有權力就有束縛了,就有壓迫了,就有傷害了,甚至有利用了。管理的前提必須是尊重,大家得懂得尊重人。我們眼里不能只有佛祖而沒有眾生。實際上一個人是否善良,就看他眼里有沒有眾生,能不能看到最苦的人。從這個層面來說,人人平等,我們必須要有尊重,那發自內心的尊重,只有尊重別人了,那人家才愿意去做。
有了尊重就要有信任,老板沒有信任,那大家也不敢做事,團隊也不敢做事,是不是?信任之后還要認可,團隊有了一定的成績以后,我們就要給予認可,這樣大家就越來越自信。團隊越自信越敢做,越敢做就越走向成功的方向。
接下來就是鼓勵,因為在做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這個時候一定要給予鼓勵,而不是批評、指責、處罰、責罵,除非是原則性錯誤。任何事情在成功之前都是要有多次的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給予鼓勵。有了鼓勵,團隊才會有信心,才敢做,才能繼續做。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作為管理者,作為老板,我們還要給予幫助,一定要幫助他們,要成就他們。有啥困難,有啥需要,我們要幫他們解決。
團隊每做一件事,每走一步,我們都要給予鼓勵、認可和幫助,這樣的話他們越做越自信,越自信就越敢做,越敢做就越走向成功的方向,這就是成就團隊的理念。
我們平常要關注他們,要關心他們,要關愛他們,要感動他們,要感化他們。這里就連接了東來哥經常說的理念:我們要懂得什么是愛,要創造愛、分享愛、傳播愛。這種關注、關心、關愛、感動、感化,是發自內心的,在平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上,做到知行合一。胖東來有10天的不開心假,從人性的角度上,這就是成就人的體制。
從老板層面、從管理層面來講,我們都要有一顆成人之美的心,要懂得尊重人、信任人、認可人、鼓勵人、幫助人、激勵人、關注人、關心人、關愛人、感化人,然后紀律嚴明,善惡分明。
企業的方向是什么?追求社會價值。遵循這個方向,企業才能不至于走偏。
有句俗語:君之愛財,取之有道。我們一定要用光明正大的“道”來掙錢。當我們把事做好的時候,利益自然就來了。當我們眼里只有錢的時候,那就是我們超市的這種現狀,賣的商品品質不好,有的價位偏高等等。老百姓不來了,我們不得從自身找原因嗎?問題的根源,都要從自身找,不從自身找,就永遠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會永遠活在糾結當中,你也會成為一個負能量的人,企業也會走向死亡。
大家遇到任何事情,就用科學、理性的方法去理解這些事物的本質和本真,大家就不糾結了,也就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去做。
比如我自己,從去年4月15日親身接觸東來哥之后,我才真的體會到什么是頓悟,體會到自己的那種渺小,體會到什么叫佩服得五體投地,那種感覺就有了。
在這之前,我也是一直想證明自己,總感覺自己對生鮮的理解相對還是比較好的,也有這方面的經驗,畢竟我是從基層,從市場走出來的,所以感覺自己也有一定的經驗,原來也是想著做大做強。去年東來哥去了我們那以后,也就短短的三四天的交流時間,東來哥給我們做了分享,我突然間就頓悟了。
這兩年,我也一直跟著胖東來團隊,去幫助這些企業,自己也是收獲最大的,也是感悟最深的。我感覺,對這個行業,對這個社會,自己可以有更大的價值,而不只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雖然我們有經驗,有夢想,但是沒有體系。我們的體系支撐不足,做事都是憑經驗。當門店開多了之后,就掌控不了了。那時候總部就不再是總部,就變成消防隊了,到處去滅火。
大家都是在追求幸福,從來不知道活好當下才是幸福。活好當下,在輕松的狀態下,在喜歡的狀態下,在安全的狀態下,在身體健康的狀態下,慢慢一步一步往前走,穩一點。之前,大家往往都是急于求成,今年開3家店,明年開5家店,后年開10家店,掙的錢都開店了,也沒考慮到大家的感受。
一家親原來管理層每周休兩天,員工還沒有(周休),因為是半天班;年休假,管理層有七天,員工有三天。對于12家種子班企業,東來哥往年都是建議,今年直接變成要求,必須按照幸福企業標準執行,包括員工工資、休假制度、福利制度等等都有相關標準。
我上個月回到西寧,就直接把假期制度調整了。公司管理層每周必須休息兩天,不休不行,休不完就作廢。如果真正用心工作的話,一周5天已經夠了,也已經很辛苦了,必須休息兩天。如果經常休不完,就說明你工作方法不對,說明你不會成就團隊。總而言之,這樣做還是為了團隊好嘛。
年休假方面,不論管理層還是員工,直接調到30天,對于大家來說,這可比漲工資都幸福。以前,大家休個幾天,沒效果,沒感覺,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但是一年給30天年休假,一次休個十天半月,甚至一次休個二十來天,那就有感覺了。這樣一來,員工也很幸福,很開心。
我們海湖店今年又花了70多萬建了員工之家。原來員工上半天班,但是中途是不能吃飯的,現在大家中途也有了吃飯時間,更人性化了。
我們一直強調,不要違背人性,可以引導行為,堅定向善。當我們心是純粹的,希望團隊好、員工好、顧客好、社會好的時候,結果一定會越來越好。團隊愿意干了,愿意學了,就成長了,方法都好學。然后,大家慢慢堅定地調整商品,就好做了。
即便這樣,我們企業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慢慢來就好了,不能急。原來我也急,恨鐵不成鋼。你給團隊說得再好,光給他們講道理,他們不愿意學,也聽不進去,也無法落地。現在,他們自己愿意學了,當用心的時候,在工作中就會發現問題,就要去解決問題。問題發現多了,解決多了,他們的專業能力不就提高了嗎?
就像東來哥說的,團隊得愿意干,也得給他們一個愿意干的理由。這就是剛才為啥給大家講要成就人,這個理念和方法特別重要。當大家真正懂得這種理念和方法,能把理念和方法用好的時候,能做到知行合一的時候,你的格局也大了,就是一個伯樂了,就有成人之美的心了。你可能管理再大的企業都沒問題,因為你懂得成就人,愿意成就人,會成就人了,這非常關鍵。
前兩天,咱們總裁班的肖總派團隊到我們那學習的時候,感受到我們團隊的變化,她就問我,為什么變化那么大?我說也沒做啥,反正就是堅定,就是希望團隊好,一定要純粹,而且不能一漲工資就給任務,一漲工資就要結果。那就不純粹了,不純粹就起不到這樣的作用。
相信“相信”的力量
當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就把它標注了下來,就想給大家講一下,這個成就人的理念太好了。東來哥多次在會議上給大家講,大部分內容不斷重復,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當然,他每次也有30%的內容講得不一樣,他也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不斷進步。雖然,他講的有些點我們可能沒理解,沒明白,沒聽懂,但是我們要堅定地相信他。就像東來哥上次在長沙會議上與龐總對話時說的:相信“相信”的力量。
以種子班企業遼寧大石橋真實惠為例,上次我和龐總去了看過以后感到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動。之前,大家都認為趙偉師兄理解地可能還會慢一些,結果反而他做得最好。為啥?他就是堅定地相信“相信”的力量,胖東來咋做他就咋做,即便不理解也先做,然后在做的過程中慢慢去理解。
因為胖東來已經做出榜樣了,已經做成這種標桿了,理念、方法也都給大家講了。只是每家企業不同,結合企業現有的情況,圍繞人性、理性,一步一步科學地往前推進就好了。員工愿意干了,團隊愿意干了,然后看到希望了,有了方向,然后堅定地去調整商品,把商品的功能、品質、價格圍繞著這些理念去做,就行了。
這里最難理解的是商品功能規劃,其實就是品類管理,從功能上、從品牌上、從品質上、從價格上、從渠道上,圍繞著價格進行渠道優化。到目前為止,有沒有企業還在收取供應商的進場費、新品費、條碼費、年節費等等,這些都是時代的產物,再不取消掉,企業就要走向死亡了。
如今,大家都認為這個行業不好做了,但為什么胖東來還這么火呢?為什么永輝調改的門店那么好呢?理念變了、方向變了、模式變了、方法變了,堅定向善了,員工待遇也好了,商品的品質也好了。新的理念就是新的生命,傳統的理念模式,它的生命已經結束了。如今,你變則生,不變則死。
有時候想想,我們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到底是什么呢?到底人的生命該怎樣活?該怎樣活自己?該怎樣做事?這真的需要我們去思考。大家都有這種習慣,干了還想干,企業還想做大,掙著錢了就去開店,賠錢了感覺理所當然,但是一提到給大家漲工資,心里還是有點舍不得,這還是理念的問題。
所以,大家堅定相信“相信”的力量,把自己的企業帶往向善的方向。我相信,只有按照這種理念去做,才有未來,才有希望,才會越做越好。這樣一來,老板也輕松了,團隊也輕松了,員工也幸福了,顧客也滿意了,社會不就美好了嘛。魚與熊掌這不就都可兼得了嘛。
原來老板們都說自己放不下,那東來哥不是已經放下了嗎?只要跟著學,你看我也放下了。我一年8個月甚至9個月都不在西寧,不在企業里,企業反而越來越好了。到最后,我發現還真不能管太多,企業到一定程度以后,老板管得越多,團隊越不成長。
如果老板啥事都要管,團隊什么事情都要請示,都要等待批準,他們就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自己的思想了,自然而然也就沒有擔當。所以,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老板必須得放權,而且還得放財權,不放財權那等于沒放權。
當我們信任團隊的時候,人都是將心比心,團隊也就有擔當了。團隊甚至會感覺,自己做不好都對不住你的信任,整個團隊都更加純粹了。如今,虛偽的人,有心計的人,在一家親基本很難生存。大家都走向真誠了,反正就是堅定向善。
前幾天,我帶著團隊幾個人到西安,也包括合作商和聯營商等幾個人,像耿哲、丁豹等等,在商場里給他們買鞋、買衣服,一雙鞋一千多,一件衣服兩千多,一下午花了幾萬。原來聯營商、供應商都要給零售企業老板買禮物,那現在是我給他們買鞋買衣服。這是為什么?我們心里要有愛,要懂得關心人、關注人、關愛人,要懂得愛、創造愛、分享愛、傳播愛。
在長沙的時候,東來哥讓紅麗給我卡上轉了50萬,給劉總卡上也轉了50萬,就是讓我們花。我就犯愁了,這咋花呀?我都給自己花?我又不是那種性格。我見了紅麗還跟她說了,下次再不能給我轉了,再轉就成了我的負擔了。糾結了幾個月,我前兩天才決定,就給團隊買戴森的吹風機吧,3000來塊錢一臺,每人一臺。
每人一臺,那給誰?不給誰啊?管理層卡到哪一層級呢?得不到的人豈不是很失落?這周一我們開會的時候,我讓大家決定,大家不好意思,最后我就拍板了:只要是管理層都有。這一下子就買了270個戴森吹風機。那錢不夠啊,不夠公司就貼錢唄,掙了錢不就是花的嘛。我們要創造愛,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幸福,而不希望有人因為分不到而失落。哪怕是處于實習期的管理層也都有,實習期不到三個月也給他準備上,三個月一到立馬就發掉,就是讓他看到希望,不讓他失落。
去年,我們公司全員漲了工資,員工真的很幸福,管理團隊也很幸福,狀態真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板要真心希望團隊好,不能說在嘴上,得放在心上,而且得有行動,知行得合一。只要是發自內心地對團隊好,那他們一定感受得到。
為什么東來哥每次到他們企業去,到門店去,胖東來的員工對他那么親?因為他對每一個人都是真誠的,真心的。每一個人,他只要一接觸就希望你好。這幾年,參加種子班跟著東來哥學習,真正最大的感悟是:原來還認為自己很善良,其實我們善良的程度還是不夠,善良的方法也不夠。
我也想把一家親做成一個幸福的企業、安全的企業、健康的企業,但也是有標準的,是吧?另外,一家親不光是能讓大家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和一個合理、公平、有尊嚴的收入,也要去成就每一個人的生命,成就每一個人的那種陽光的、健康的、輕松的、愉悅的,獨立的、個性的、健全的人格。我們不光是成就團隊,更要成就員工,讓每一個員工都成為一道光,照亮身邊人,照亮家里人,那這也是創造了更大的社會價值呀。這比企業發展多大規模,掙多少錢更重要。當人都活出這種狀態,那該多幸福啊。
昨天在飛機上看的時候,我還是在流淚。每一句話,每一段話,都是那種心靈的、精神層面的、思想層面的最好的一種療傷的藥。有時候,我看到性情之處就會感動,好像找到了一個自己應該活出的一個狀態,生命的一個活法,企業的一個做法,團隊的一個帶法,讓社會走向美好的一個方法,值得大家思考。
到現在,很多人還是認為胖東來學不會。實際上,當你理解這種理念,堅定地向善、純粹地向善,純粹地希望員工好、團隊好、社會好、顧客好的時候,就像捅一層窗戶紙一樣容易;但是如果你不明白,那就像翻越珠穆朗瑪峰一樣難。君子愛財,真的要取之有道,用道去掙錢,用道去經營,才能更久遠,才能更健康,企業才真正地能走在安全、健康、幸福的路上。
活好自己,活好當下
大家看第 49 頁,東來哥說:“所以說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生命追求基本上都是為了榮耀、為了責任、為了使命、為了面子、為了利益等等,都是為了這些目標。這樣的一種理念就導致我們在整個人生過程當中就過得非常累、非常辛苦,看不到自己當下身邊,當下生活中的美好。當了解了這些,就慢慢去反思,然后就非常想去給西方的先進理念去學習。”所以我們的幸福不是追求未來,一定是活好當下的每一刻。
人生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實際上都需要有方向、有榜樣、有標準、有規劃、有目標。這些就像我們生命的軌跡,就像我們信仰的方向,讓我們的工作不迷茫,生活不迷茫,人生不迷茫。
對于零售企業來說,胖東來不就是最好的榜樣嘛?這不就是最好的方向嗎?對于個人來說,你想活出什么樣的狀態?你想要向誰學習?不也要有榜樣嗎?有了榜樣,我們就不會迷茫。
也有很多朋友問我:“賈總你是不是信佛?”我說:“佛信什么?佛是不是信善,讓大家向善,讓大家普世,讓大家要有一顆菩薩心腸、慈悲之心是不是?”我們只需要信仰美好的理念,向善的理念,圍繞著這種正能量,那你就是有信仰,堅定地做到知行合一,這不就是最好的信仰嗎?有一個自由的自己,在輕松的狀態下堅定地向善,這種信仰還不受束縛,只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活好自己,然后再去幫助別人,這才是最科學的信仰。
有一家企業老板,《美好之路》這本書讀了三遍就找到感覺了,然后就自己開始調整。甚至在 2022年到2023年,東來哥在給我們這12家種子班企業調整的時候,有一家東北企業一直關注聯商網的公眾號,學習東來哥的每次分享,學了以后就慢慢調,結果東來哥都還沒到我們那呢,我們還沒調呢,人家早都調好了。
特別像這一段時間,我也走訪了幾家企業,咱們總裁班的企業也有調得好的。我也做總結,咱們總裁班的這些企業,只要敢邁出第一步,就有了第二步。只要邁出第一步,能調整了一家店,就會調整第二家門店,當調整第3家店的時候,基本上就成了。團隊就成熟了,也專業了。當你調整第5家店的時候,就成專家了。
所以,邁出第一步很重要,就怕第一步不敢邁。為啥不敢邁?還是不相信這種理念。大家還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因為胖東來已經做出這種榜樣,成為這種標桿了,而且給這么多的企業調整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大家就堅定地去做就好了。
大家看第 52 頁,東來哥談到:“我說你只知道掙錢,你知道掙錢是為了什么?你掙錢到底是為了什么都不知道,你掙這個錢干什么?會有好結果嗎?當他不懂得生活的道理、生活的方向的時候,他掙錢再多也感受不到幸福。但是他理解不了,一說他就覺得委屈。當時,我和他進行一次重要的談話,我說不行就把茅臺砍了。茅臺一年有4000萬的利率,我們不做茅臺了,因為它對我們整體的能力有很大的影響。”這是東來哥和當時胖東來一位高管的談話,當時這位高管也不理解,最后還是離開了。
大多數企業都是從利益層面去考慮問題,而胖東來不是。就算現在,真正理解胖東來的人也不多。大家只是認為胖東來是一個企業,但胖東來現在做的是普世的事業,是非常偉大的事業。
有時候,一些老板,一些企業,看似放權了,有時候還是管得太多,其實民主就好了。今天給大家分享這些的時候,我感覺一家親實際上已經基本走向了民主。我們城南店店長選舉的時候,他們就非常民主,我沒參與,劉總也沒參與,我們幾個核心高層都沒參與。人事部門組織,有6個人報名參與內部競聘,通過筆試和面試,得分高者當選。當時跟競選總統一樣,也要演講。這個店你當店長,你計劃怎么做啊?所以,如果走向民主的話,老板就太輕松了,而且企業的體制越來越科學,也越來越公平了,團隊的凝聚力也就越來越強了。我就當個和事佬,沒事了回去看看,關心下大家,讓大家怎樣開心、輕松就怎樣去做。
調整團隊以后,最主要的工作還是調整商品。大家往往在商品方面欠缺太多,包括一家親也是一樣。我這次回去,我看到我們在商品方面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做好商品調整,做好品類管理,目前行業最缺乏這方面能力。
大家一定要用心,也要有體制,要成就人。我們從體制上,從人文上,從思想上,從理念上,從知行合一上,從上到下一定要成就人,而不是管理人,也不是束縛人。標準越多,制度越多,往往都是束縛人。所以,我還是希望大家要重新梳理企業架構。企業的制度、企業的體制,一定要圍繞著人性,圍繞著成就人,而非束縛人和管理人,更不是束縛人和壓迫人。
如果《美好之路》這個書大家能看三遍,基本上就理解了,就能找到方法了。堅定地去成就團隊,你的企業大概兩三年就能看到希望。
大家看第60 頁,東來哥說:“這其實就是我們拿自己的人格去取悅別人,就是為了利益,我們因此喪失了自己身上很多寶貴的東西。所以,有時間我就在抖音上跟人分享:你沒事的時候對著鏡子照一照,看一看自己說的話對得起自己嗎?你是在尊重自己的生命還是在利用自己的生命?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我到底是誰,我應該是什么樣。看我們自己活得是不是和我們的身體狀態是一致的,看看我們是不是活出了一個真正自己想要的那種樣子。如果我們經常去反思一下自己,我們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思考機會,我們再去做企業的時候可能就會更理性、更科學。”
大家都是一直都在做企業,這個過程中很少有人靜下心來去思考自己,總結自己,思考自己的生命,你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身體,對得起團隊和家人嗎?其實很少有人去思考,大家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工作,真正去思考的時間很少。
我認為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懂得思考生命的人,懂得思考人性的人,懂得思考萬物生命本性、本真的人。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善于觀察、學習、熱愛思考的人,因為只有通過思考,通過感悟才能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
從人類文明史的發展來看,真正的能讓大家記住的都是那些思想家、科學家、軍事家、政治家、藝術家、書法家、畫家、哲學家等等這些大家,或者就是社會上特別反面的人物,而平常的人,沒有人能記住你。
所以,我們要活自己。如何活自己?我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有更美好的愿景,我們做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追求社會價值。其實,我們只要把當下手里的工作做好,只要不傷害人,只要幫助社會,都有社會價值。大家一定要自信,把自己的胸懷和格局打開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有無限的空間。
我這兩天有時候也刷抖音,有個老師講得好:“人生在世,心放寬一些,道路就會更寬廣。一個念頭能讓花兒盛開,一個念頭也能讓花兒凋謝。一個念頭放下了,就會萬般自在。真正擾亂自己的不是外界繁雜的事情,而是平靜的心。世間的事情,紛紛擾擾,對于已經擁有的要好好珍惜,失去的也不要強行挽留,想要的就努力爭取,做出了選擇就不要后悔。忙碌時就努力做事,累了就休息。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要強行追求。不要和過去的過不去,因為它已經過去;不要和現實過不去,因為你還要過下去。來者要惜,去者要忘。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不抱怨,心中無嗔便是凈土。人生千千結,就有千千劫,你的結,就是你的劫,解開一個結,才能渡過一個劫,人生苦短,世事繁雜,走不出自己的執念,到哪里都是牢籠。”
實際上,人來到世上,真的就是一種經歷,一種體驗。每個人的人生就像劇本一樣,每個人都是一個角色,就看你怎樣演,你演出什么樣的狀態,你想活出什么樣的人生。
什么是道?自然規律就是道;什么是天理?平衡就是天理。當我們真正懂得規律的時候,你就知道了因果,你就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當你理解規律、理解因果的時候,你就懂得道的層面了。這時候,你的命運就自己可以主宰了。
如果想要成為一個有個性的人,那就一定要有一個獨立的人格;一個獨立人格如果堅定向善的話,就是一個健全的人格。擁有健全人格的人,一定是一身正氣,有著陽光的、輕松的、正義的、道義的、公平的、向善的個性,這就是規律。
再看抖音上的這段話:“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范圍以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來的錢最后往往又會憑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缺陷。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公平在于,當每一個人的財富大于認知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超過 100 種收割你的方式,直到你的認知和你的財富成正比。認知一旦提升,財富立刻顯化。”
大道理大家都懂,實際上卻很少有人去思考。真正理解的時候,真正放下了,人真的很輕松。當然,放下了也并不是說不做事了,我們要去成就團隊,每走一步都要在自己的能力之下,一定不能讓欲望大于自己的能力,這樣才是安全的企業。
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在安全的、健康的、陽光的、輕松的、愉悅的狀態下,慢慢去做、去發展。包括老板,包括團隊,包括每一個人,我們這樣一步一步地去做,逐步地去完善。并不是說我們放下了就什么都不做了,一定是先放下執念,輕松下來、慢下來,不要進行所謂的快速發展,因為我們現在還快不了,我們目前并沒有體系,都是靠經驗。
東來哥說的這些理念,包括《走在信仰的路上》《幸福生命狀態》等等,都是思想的提煉,都是現代版的《圣經》。為啥說大道至簡?大道理,當你理解了以后,往往就是一句話就解釋清楚了,這就是大道至簡。越是用高深莫測的華麗語言修飾,說明這個人自己也沒理解,真正理解的話,大道都是至簡的,通俗的才能易懂。
今天我主要是給大家談一些個人感悟,以及這一年多來,我自己的這種變化。大家可能知道,我的身體也不太好,血糖高,也有糖尿病。去年4月份,東來哥到我們那去了以后,我也放下了,放下了以后就非常輕松。我就感覺自己身上增加了一種無窮的力量。
這兩年在東來哥的引導下,自己的格局也慢慢的大了,也愿意把自己的這種經驗,去幫助行業盡力去成長,去進步。雖然自己也沒有多大的能力,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自己在輕松、安全、健康、愉悅的狀態下,先力所能及地把自己的企業做好,做成一個榜樣,做成一個標桿,然后再去幫助更多的企業,讓大家一起走上安全、健康、幸福的道路。讓這個社會更美好,不是一家胖東來能做到的,也不是12家種子企業能做到的,需要行業共同努力,大家都健康了,百花齊放了,這個城市,這個社會,才會因商業而美好。
好的,謝謝大家!
提問環節:
問題一:您對員工好,員工還是混日子拿高薪怎么解決?
賈建全:混日子拿高薪,這個很簡單。混日子的人不道德,也得不到團隊的認可。團隊不認可,那慢慢不就淘汰了嘛?要么改變,要么淘汰,剛才也講到了,善惡是分明的,紀律是嚴明的。
有人混日子,首先團隊就不愿意。只要企業走向民主,團隊不愿意,混日子的人是待不下去的,虛偽的人也待不下去,一定是陽光的、向善的人才能待下去。這樣一來,整個團隊的環境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問題二:在步步高調改期間您也參與了,您剛才也提到自己的收獲特別大,我想請您分享一下,步步高在調改前和調改后的真實的狀態和不同。
賈建全:步步高調改前的一些情況,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這個企業基本上已經很困難了,員工也不愿意干,顧客也不信任了,這主要因為步步高之前對顧客的傷害很大,比如商品的加價等等。當然,他們也用了很多方法挽回,包括所謂的這種營銷,甚至力度最大的時候買 100 送100,最后還是沒效果。
實在沒辦法了,王填總找了東來哥幾次,然后請東來哥過去給他們做調整。調整首先調理念,東來哥從理念上給他們深度去講,王填總大概理解后,就從理念上、體制上去改變,大家也是堅定向善,回歸真誠,堅定地做好商品,才有了翻天覆地、脫胎換骨的變化。
調改前,步步高的基層員工每月工資還不到3000元。這是在長沙,是一個省會城市,又是一個網紅城市,員工工資那么低,哪有心干呀?所以,從團隊的待遇上、體制上、狀態上,從商品上的一系列調整都是向善的,也是上面提到的成就人的理念,尊重在先,發展在后。正是這種真誠,這種堅定地向善,讓員工看到希望,讓顧客的信任回歸。
問題三:賈總你剛剛其實提到了調整之前的很多細節,而調整之后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實際上我在網上看了很多報道,但是也沒有實際去現場看過,然后我也看了各種的數據,日均銷售額 100 萬乃至150 萬,這些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你能不能從親歷人的角度,從真實的細節中,類似于剛剛說的原來滿 100 送 100 的促銷都沒有用,而調整之后員工、顧客的態度,包括是王填總,他個人真實的狀態是什么樣子,你能不能從這種細節上再講一些這種變化?
賈建全:就是再沒有術的東西了,人都走向了真誠,都是向善了,包括王填總也是想著把這個企業做好來回饋社會。
賣場的調整上,把通道做寬了,取消了強制動線,賣場布局和動線更順暢了。調整主要是人的改變,體制的改變,待遇的改變,最重要的是商品的改變。商品從功能上,從品質上,從價格上,從時尚上全部優化了,步步高的商品結構優化了90%以上,那是脫胎換骨的感覺呀。所以,梅溪湖店恢復營業以后,年輕人也愿意去了,銷售額翻了幾倍也就很正常了。當時,我們預想的目標沒那么高,最終銷售大大超出了目標。
程相民(聯商東來商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我再補充一下,現在步步高的調改也進入了一個后階段。我前幾天給鄧靜總(步步高超市總經理)聊天的時候,他也提到這個事情,就說現在因為給員工的工資高了,員工是真的想做好這個工作,但是他們現在認為是自己的能力達不到。過去,員工拿2000多塊錢的工資,然后定了很多標準、制度、流程,員工會認為公司在剝削他們。現在,步步高員工是覺得自己的能力達不到,也就是覺得自己的價值還達不到領的薪資水平。目前,步步高基層員工基本工資每月有4000元,加上獎金能達到5000元以上。目前,步步高也在制定很多的標準、流程、制度,員工也是參與制定,而且是在工作中學習工作。
大家如今再到步步高的店里去看,員工的狀態、眼神、表情、舉止都帶著一種積極、陽光向上的感覺。這就是東來哥說的,一個門店最好的裝飾是什么?是商品;一個門店最好的硬件是什么?是員工的狀態。所以,你再走進步步高調改后的這些門店里,員工的狀態確實呈現出來積極的一面。
問題四:如何能把員工的狀態調整好?
賈建全:老板堅定地對員工好,對團隊好,就剛才我說的成就團隊那些理念和方法。堅持這樣做,團隊一定會越來越好。掙錢不就是花的嗎?如果掙了錢光往老板自己兜里邊裝,還想讓員工的狀態好,那不就是在做夢嗎?
會掙錢重要,會花錢更重要。老板要放權,而且是真的放權,得真正信任。東來哥不是講了嘛,信任才是最低的管理成本。老板要堅定地信任,純粹地信任,就怕嘴上說信任,實際上不信任,這個就沒有效果了。
實行民主之后,當老板堅定地向善,成就團隊的時候,整個團隊愿意干的時候,有人做了對不起這個企業的事情的時候,團隊首先就不愿意。我們跟團隊說了,明確了利潤的50%是團隊的,我說的是最低50%。如果我們企業盈利少了,經營能力弱了,團隊工資待遇低的時候,分70%、80%、90%甚至 100% 都行。反正前期一定是以成就團隊為主,當成就了團隊,也就成就了老板,你成就了別人,就是成就了自己,大家堅定這種理念就好了。
問題五:這個利潤什么時候分?是盤點后作為年終獎發放利潤的50%嗎?
賈建全:管理團隊基本上到年底分就好。比如在一家親,管理團隊都在拿工資,我也在拿工資。最后,凈利潤的50%是分給團隊的,是到年底核算之后再分。但也要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如果企業明年要開店,企業需要錢,也可以先暫時不分,但是得讓團隊知道每一個人有多少該分的錢在公司,也可以兩年以后再去分,那時候企業不開店了,也有錢了再分也可以。至于分錢,你分不分,分多少,都要圍繞著人性,圍繞著科學。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如果不發展了,連續3年、5年不發展,企業有錢了不分留著干嘛呢?
那對于員工來說該怎么分呢?一個月一分。相比管理層,員工對企業的信任程度還有差距,可能一開始還不太信任企業,老板說到年底分錢,那自己能不能拿得到心里是沒底的。那么,對員工來說,那就一月一分,成就員工,讓他們看到希望,讓他們知道老板說話算話。員工這個月一旦拿到獎勵,下個月你想不讓他用心做,他們自己都不愿意。這就是人性,我們要圍繞著人性去完善我們的體制,完善成就人的體制和制度。
今年7月份的時候,綠籃子的張兵總說,他把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幾百萬直接給團隊漲了工資。如果到年底再漲呢?可能后三個季度大家的動力就不足了,是不是?第一個季度報表出來以后,直接就漲掉了。大家想一想,從人性的角度上,后三個季度大家是不是動力更足了?就像汽車一樣,該加油的時候就得加油。既然要漲工資,晚漲不如早漲。
問題六:我的門店是茶店,如果要調改,是不是也要從文化理念、商品、體制、標準上,根據自己的店和行業情況動手?
賈建全:行不同道同,道理是一樣的。你是茶店,那可不可以也像胖東來的茶葉部門一樣回歸真誠啊?價格回歸合理呀?特別是茶店,大家都知道這里邊的利潤水分太大了,所以我們就回歸真誠,對團隊,對員工,對商品,體制、理念都是一樣的,堅定追求社會價值。你的茶店核心商品的品質是不是得好?價格是不是得實在?是不是得對員工好,對團隊好呀?行不同道同,當你懂得“道”的層面的時候,做各行各業都可以。
問題七:企業組建和維持一個高效的團隊也是成功的關鍵,但是常常面臨團隊能力不足或團隊凝聚力不夠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賈建全:有時候,團隊能力不足還是因為放權不夠。各行各業很多老板管的太多,放權不夠,放財權不夠,信任不夠,更多是不放心,老板越認為團隊的能力不足,能力不如你,他就永遠都不如你。老板要多給予團隊鼓勵,少給予指責和埋怨,一定是要放權,一定要信任,你只需要堅定地對他們好,希望他們好,做到知行合一就行了。
剛才給大家分享的時候,我也講了一家親的案例,講了我們團隊的變化。特別是今年下半年,我7月份回去一次,8月份回去一次。8月13日,我回去的時候,去了我們新開的樂都店,發現了一個問題。本來今年我們給員工每月漲了500元工資,這已經是連續三年給員工漲500元工資了。團隊就制定了一些門檻,相當于門店之間有了績效,按增長結果決定漲的額度。
這樣一來,有的門店像海湖店增長好,員工都拿到手了。有的門店增長不好,員工有的拿400,有的拿300,有的拿200,有的還拿不上。拿不上的員工,不就失落了嗎?本來漲工資的目的是創造幸福,最后有的幸福,有的失落,這說明什么?我們的博愛還是不夠,還是在意這種利益。我就直接讓他們把這一制度免了,當時8月13日其實7月份的工資都已經發了,于是讓財務直接補發,拿了300的補200,拿200的補300。其實等到9月10日發8月份工資的時候再補也可以,但我們當天就補發了。
當時,樂都店實行的政策還是2021年的版本,員工的工資拿得低。我說為什么看在報表的時候,我們的平均工資咋那么低呢,原來這一個店給拉下來了。于是立馬調整,工資漲上去,到手平均工資都在4000以上了。尤其是我們海湖店,員工都不好意思了,有的生鮮方面的員工都拿5000多了,雖然聽起來也不多,但是我們同行業在當地還有拿2500的呢。
還有我們把帶薪年休假從3天直接調成30天了,這讓大家感覺比漲工資還幸福,能看到每個員工臉上那種高興的狀態。東來哥走訪企業主要看什么?一,看員工的狀態、團隊的狀態;二,看賣場的商品。看了這兩項,東來哥基本就知道你企業的狀況了。所以,大家還是要堅定地相信團隊,沒有不好的團隊,只有不好的領導和管理。
問題八:會不會出現平均主義,吃大鍋飯?
賈建全:當我們的基本工資還達不到幸福標準的時候,我們就要堅定地按照上面說的去做;當我們的工資到一定程度以后,基本上也不會出現吃大鍋飯的情況。比如,門店的某個部組銷售不好,管理層也會給團隊制定標準和計劃,根據計劃一步步實現就好了。反正方向就是堅定向善,調整商品。確實,有時候掙錢難,而分錢更難。大家切記,我們的體制,我們的流程,公司的制度,一定是圍繞著人性,是成就人的體制,而不是束縛人的體制。
程相民:對于這個問題,實際上按照胖東來理念和我們過去在企業的落地情況,方法是這樣的:結果用加法,過程用減法。結果用加法:我們的銷售、利潤實際上和門店沒關系,但是你做好了,高出的部分要獎勵員工。過程用減法:我們制定了很多的標準、流程、制度,這些是幫助員工成長,如果員工在做的過程中仍然做不到位,在鼓勵、幫助之后,如果員工仍舊重復犯錯,那么沒辦法,可能就會通過減法,減員工的個人得分,減獎金和收入。就是所謂的“結果用加法,過程用減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