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氣又神秘的“上只角”長寧,如今商業江湖地位幾何?
來源/Mall星人
撰文/郭歆曄 諸葛云亭
頭圖來源/上海長寧
長寧,新與舊融合、時尚與人文交織的魔力地帶。
帕特里克.格迪斯曾在《進化中的城市》中說,城市必須不再像墨跡、油漬那樣蔓延,一旦發展,他們要像花兒那樣呈星狀開放,在金色的光芒間交替著綠葉。
從1949年上海解放,因橫貫區境的長寧路而正式得名的長寧區,發展至今已有70余年。1988年8月8日,位于長寧區的虹橋26號地塊(如今的仙霞路婁山關路路口)以2805萬美元成功出讓,標志著上海首次試點土地批租,正式拉開了我國土地使用制度變革的序幕。
而長寧自身為了均衡發展,也選擇向虹橋西進“拓荒”,并集結全區力量全力配合建設好“虹開發”。虹橋開發區的推進迅速促進了長寧天山、仙霞等區域“七通一平”的改善,直接帶動了古北新區的規劃建設,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展了虹橋兩翼的中山公園和虹橋臨空經濟園區。它們同“虹開發”組成三大經濟團,拉動長寧的商業、住宅、工業、科技和民生全方位發展。
不像黃浦盧灣靜安那些更靠近市中心的傳統商業區,長久以來商業能級優于住宅勢能。相反,位于西區的長寧和徐匯素以花園洋房和高端住宅集聚區更加聞名全市,如長寧內環內的新華武夷、內中環的古北虹橋、中外環的西郊,很多區域原本都是商鋪屈指可數的板塊。這些高檔國際社區吸引了大量高收入人群和外籍客群,恰恰為長寧當下進一步發展時尚商業提供了獨特的基礎。
【TIPS】長寧的港資商場數量(虹橋南豐城與尚嘉中心)雖少于徐匯靜安,但外資商場卻在滬上首屈一指,瑞典英格卡的薈聚、美國鐵獅門與日本三菱合資的晶耀虹橋、新加坡凱德的長寧來福士、印尼金光的金虹橋、馬來西亞百盛與韓國合作的百盛優客、日本高島屋……顯示了長寧高度的囯際化和多元化。
臨空經濟園區俯瞰 | 來源:上海長寧
從商業現狀來看,現在的長寧區早已今非昔比。曾經的阡陌農田到租界越界筑路地區的“近郊別墅區/高端住宅區”已完成華麗轉身。
曾經的“兆豐公園(上海第一個公立動物園)”變身中山公園,并于20年前就發展成為上海最早的公園商圈&TOD商圈;百年前外國僑民活躍的“哥倫比亞生活圈”現在是上海城市更新的樣本典范——上生·新所;還有被稱為“上海第一富人區”、上海國際化城市名片之一的古北新區,愚園路、新華路、武夷路等多個歷史風貌區(上海最初的高端住宅集聚區)正在以城市更新撬動長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品城區發展......洋氣、國際范兒、多元化無疑是長寧區商業的顯性標簽。
兆豐公園舊照 | 來源:上海長寧
本文,Mall星人主要采用SWOT分析法,依據大眾點評熱門指數、星級商場、重奢商場數量、空置率水平等開源數據,從區域、商圈整體人氣、明星商場含量、各細分業態熱度、銷售額指數、首店濃度等維度,對區域自身發展現狀、上海整體商業環境中的江湖地位等問題進行盡可能客觀的剖析,從而透視長寧區整體以及各大商圈發展的優勢、不足、潛力和發展方向。
01
位列四大浦西“精華區”
文化、商業地標如繁星般綻放
從整體區位來看,長寧地處上海中心城區西部,東連靜安區,西與西南鄰閔行區,東南接徐匯區,北與普陀區以吳淞江(蘇州河)為界,擁有中山公園、虹橋古北(原虹橋天山)兩大市級商業中心,以及新華路(武夷路愚園路)歷史文化街區、臨空等地區級商業中心。2020-2023年,長寧區GDP從1500多億增長至2286億,增速領跑全市,商業發展潛力巨大。
對于長寧來說,其不僅是四大浦西“精華區”(其他三者分別為靜安、徐匯及合并了盧灣的黃浦)之一,是傳統意義上自帶貴氣和神秘氣息的“上只角”,此外,它也是浦西除了徐匯普陀以外,唯三的橫跨內中外三大交通環線的行政區,擁有著非常獨特的意義。
截至2024年10月,長寧區商業存量總數25家,商業總體量約137萬方,其中超過10萬方的大型項目5個(龍之夢、薈聚、長寧來福士、西郊百聯購物中心、虹橋南豐城),3萬方-10萬方的中型項目22個,人均商業面積約2平方米/人,全市排名第3,僅次于黃浦區和靜安區。
此次,Mall星人對上海九個行政區(長寧、浦東、黃浦、靜安、徐匯、虹口、閔行、普陀、楊浦)的16個熱門商圈(陸家嘴世紀大道、南京東路、南京西路、虹橋天山古北、新天地馬當路、五角場、徐家匯、淮海中路、北外灘瑞虹、大寧、中山公園、前灘、吳中路、大虹橋、臨空、中環真北)進行了綜合性評估,希望能夠籍此在城市熱力分布的宏觀視角下,對長寧區的商業發展做出更加客觀和精準的研判。
首先,靜安、徐匯、黃浦、長寧四大浦西“精華區”各自TOP10人氣商場的大眾點評人氣均值差距不到1%。
此外,以24年8月數據統計觀測的16個商圈中,南京西路以98分的綜合得分摘得頭籌,南京東路和陸家嘴世紀大道分別以96分和95分取得第二、第三。長寧區的虹橋天山古北、中山公園、臨空商圈分別取得90分、85分和65分。
【TIPS】臨空隨著9月底薈聚的開業,人氣值大幅提升,十一起薈聚人氣持續排名全市所有商場第一,連帶臨空商圈人氣值躍居全市前列。
再將目光聚焦至第一名選手,可見其區域內坐落著高達17家商業存量,其中包含上海恒隆廣場、興業太古匯、中信泰富廣場等5個重奢場,大眾點評熱門指數在1300以上的高人氣頭部商場數量為7個。
從商圈的業態發展情況來看,南京西路零售、餐飲的業態熱度(滿分10分)均達到了9分,文娛藝術為7分的中上游水平,親子業態熱度較低僅有5分,但這也與商圈調性有關,畢竟親子并非南京西路的主力業態。
2024上半年,南京西路引入上海首店數量為58家,首店濃度超標,在16個商圈中遙遙領先。值得關注的是,南京西路有著3家年銷售額在20億元以上的商場,頭部項目的整體出租率為95%,這或許都是導致其首層平均租金取得斷崖式領先的重要原因。
而從交通環線的切分來看,內環內,長寧中山公園商圈不僅在南內環內的龍之夢和來福士躋身前列,長寧龍之夢更是整個內環內的人氣第三。內中環間,長寧和徐匯區平分秋色,各有5個商場金榜題名,虹橋南豐城更是位居全內中環2環前列(與長泰廣場并列)。中外環間,薈聚人氣全市第一。
全市年營業額最高的36座頭部購物中心中(均超過或接近20億元),長寧占3座(內環內的長寧龍之夢,內中環的虹橋南豐城和尚嘉中心),中外環間即將開業的上海薈聚憑借超大體量及宜家品牌組合(首月銷售額遠超2億),營業額大概率有望躋身36強之中,長寧將由此成為浦西首個在3大環線均有優質頭部商場的區。
中外環間,去年底改造升級的百聯西郊購物中心和長寧Art Park大融城進入中外環(南3環)人氣榜前十,國慶前開業的上海薈聚勢則奪得全市冠軍。
外環外,則有招商蛇口的機場綜合體——東虹橋中心。
正因為各類文化地標、商業地標不斷如同繁星般綻放,歷史底蘊濃厚而又充滿時尚活力的長寧,已不再僅僅是上海人心中洋氣又神秘的“上只角”居住區,更是商業繁華的區域。
【TIPS】在中山公園追加州落日、在愚園路過西倫敦社區生活、在古北吃最正宗的沖繩日料......開在長寧的黑珍珠米其林餐廳數量在各區位居前列。
熱愛生活的長寧人不僅鐘情于美食,還熱衷于運動,區內梧桐樹蔭下的國際品牌自行車門店在全市享有盛譽。北歐范的薈聚,甫一開業陣容里的戶外時尚運動品牌濃度和數量就躋身滬上頭部購物中心。
有人說,“長寧人最會吃,也最會享受生活”。在精品超市——這個消費者獲得新鮮感和幸福感最便捷的賽道,我們就能窺見“長寧人最會享受生活”結論的正確性。
各國名優特食品匯聚的精品超市,作為新興生活觀念的試驗場,深受長寧人的鐘愛。
大眾點評上,上海最具人氣的頭部中型超市榜單(不含大型倉儲會員店)上,長寧包攬了全市前三。其中,上海薈聚引入的七鮮超市以1327的高分位列第一,金虹橋的APITA雅品嘉(將更名Apio)、長寧龍之夢的盒馬黑標店也分別以1265和1246的高分名列亞軍季軍。
02
商圈布局
多元融合 錯位發展
當下,商圈已然是一座城市經濟、文化、活力的縮影,城市繁榮看商圈成為一則普遍定理。上海的各大商圈,更是展現社會主義國際大都市活力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為提升重點商圈能級,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上海于今年4月份印發了《上海市商圈能級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這也對長寧區各商圈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從整體來看,長寧區的商圈布局呈現出多元融合、錯位發展的特點。
◎虹橋一古北商圈:內環外首個高端國際商圈
伴隨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孕育而生的虹橋古北商圈底蘊深厚(全市TOP5商圈),以高端消費和國際化著稱,作為西上海最頂尖商圈,是上海商業發展的起源地,也見證著上海商業30余年的發展變遷。
虹橋-古北商圈 | 來源:上海長寧文旅
商圈內軌道交通便捷,地鐵2號線、10號線等多條線路在此交匯,同時有延安路高架等多條主干道貫穿,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近年來,虹橋古北商圈通過不斷的升級改造和業態調整,進一步提升了其國際化水平和消費體驗。特別是在虹橋公園改造更新后,商圈的人氣與活力顯著提升。
精致型親子主題購物中心的首席代表——虹橋南豐城、重奢品牌邁出內環的首個商場——尚嘉中心、日系商業代表——金虹橋和高島屋等高端商場的入駐,不僅提升了商圈的整體品質,也吸引了大量國際品牌和高端消費人群。在2035上海中央活動區規劃中,長寧虹橋古北與浦東前后灘、徐匯濱江西岸并列,成為唯三的內環外區域。
虹橋天山古北商圈擁有虹橋南豐城、金虹橋商場、高島屋百貨、百盛優客、繽谷廣場、尚嘉中心、匯金百貨、現所創邑MIX、世貿商城、巴黎春天、古北家樂福等共10多個存量項目,晶耀虹橋TOD工程將于明年峻工,古北今雨薈、虹橋友誼商城、新虹橋中心等項目正規劃煥新改造。
上海尚嘉中心 | 來源:上海長寧
相較于其他商圈高低參差不齊的大眾點評星級評分,虹橋天山古北商圈內的10個商業項目的評分均在4.8,整體維持在高度一致的高水平。其中大眾點評高人氣頭部商場數量(1300分以上)的項目有6個,僅次于內環內的陸家嘴世紀大道(10個)、南京東路(8個)、南京西路(7個)三個商圈,在全市商圈中排行第四位。
這意味著商圈內商家在服務質量、產品品質、環境氛圍及顧客體驗等多方面的關注。這種高標準的集體表現,不僅彰顯了虹橋天山古北商圈作為高端消費目的地的獨特魅力,也反映了商圈內商家之間良好的競爭與合作氛圍,共同促進了整個區域的品牌形象提升與消費者滿意度的持續增強。
在業態方面,虹橋古北商圈內餐飲業態占比最大,約40%;零售占比緊隨其后,超30%。人均500+餐飲達到86家(作為對比,外灘79家、南京西路78家)。雖然人氣商場數量在整個長寧區位于第一,但商圈布局較為分散,故平均租金水平略遜于更集約發展的老牌商圈中山公園。
值得一提的是,商圈內2014年開業的金虹橋國際中心,至今已歷近十年風雨。項目位于地鐵2號線婁山關路站3號口,是虹橋-古北商圈的標志性辦公樓,其總建面約26.5萬㎡,其中辦公面積約12萬㎡,且自帶近9萬㎡的商業配套。2014年,金虹橋國際中心就實現了稅收過億,成為“億元樓”;2018年,其樓宇稅收超過16億,成為“月億樓”;2022年,項目首次以126億的全年稅收獲“百億樓”殊榮;2023年,項目再次與國金中心、上海恒隆廣場一同位列3幢稅收百億樓。在這傲人的成績背后,做出巨大貢獻的正是其樓內的租賃大戶——互聯網電商巨頭公司拼多多。
◎中山公園商圈:魔都最早的公園商圈&TOD商圈
作為長寧區的傳統商圈,中山公園商圈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20年前就匯聚了2/3/4三條地鐵線路,成為上海首個三軌換乘樞紐的交通職能型商圈,出道即巔峰。
中山公園的商業開發非常早(30多年前由社區百貨九洲商廈和定西路商業街構成區級商業中心),憑借著商圈內的兆豐廣場、龍之夢、來福士等購物中心嶄露頭角,2006年一舉成為新增補的上海市級商圈。
中山公園商圈 | 來源:上海長寧
目前中山公園核心區域的商業包括堪稱中國首代巨型TOD購物中心——龍之夢(22萬方)、長寧來福士(12萬方)、玫瑰坊(1.7萬方,正改造中)、ZFUN兆豐廣場(6萬方)、華寧弘基生活中心(2萬方)、又又中心(2萬方,今年剛完成改造,目前出租率有待提升),以及漫選自在島、定西路和愚園路等周邊街鋪,總商業體量近50萬方,頭部項目整體出租率近90%。
今年春節期間,中山公園商圈的消費額達到1.5億元,同比增長51%,日均客流量達到8.5萬人次,顯示出其強大的吸引力和消費潛力。
長寧來福士廣場 | 來源:項目方
但隨著上海地鐵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換乘樞紐和超大型綜合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受限于早年軌交設施的布局,中山公園已經近20年沒有新增地鐵線路,道路交通問題也日益凸顯,限制了中山公園的進一步發展,商圈地位開始受到挑戰。
商場的表現也呈現著兩極分化的趨勢。從大眾點評星級上來看,一邊是長寧來福士、龍之夢高達4.9、4.8的評分,強者恒強;另一邊是兆豐廣場、華寧弘基生活重心、玫瑰坊三個項目的評分分別為3.7、3.9、4.1,正逐漸失去消費者的青睞,需要進行更新升級。從品牌層級上來看,中山公園商圈正逐漸走向大眾化。未來新項目——匯川路地塊緊挨著中山公園,有望蹚出公園商業的新路線。
今年恰逢開業7周年慶,長寧來福士推出全新「東八區」空間品牌,帶來一系列的新穎業態,為這個時空交匯的獨特場所增添年輕潮流的底色,隨之而來的多元社交內容,不僅盤活動線尾端原本的冷區,也間接刷新了區域商業界面,融合貫穿了商圈南側的上海國際體操中心、天山公園、C·PARK及武夷路街區。
「東八區」這個全新品牌的名字,源自商場所處的“第八號地塊”。但不止于此,其不僅暗含中國與新加坡同屬于“東八區”時區,在時間上形成共鳴,更體現出文化與商業的緊密聯系。
長寧來福士「東八區」位置示意圖
位于中山公園站,亦是上海首個集公交地鐵于一體的TOD綜合體——長寧龍之夢,是如今未經整體改造卻維持高人氣的少數派。
龍之夢能常年占據大眾點評上海全市商場熱門榜前十(通常在第3至第8之間浮動)。除了先天的天時、地利,更在于后天的人和因素,即獨到且直擊目標客群消費痛點的運營法則:
一是大力發展“首店經濟”,持續引入高流量、高IP的業態品牌;二是高頻且接地氣的創新主題營銷活動,提高轉化率和目的性客群到訪率;三是硬件和服務細節全面升級,帶來更具社交生活感的場景空間體驗;四是全面跟進長寧區“商旅文體展”的聯動態勢,吸納更多來自愚園路的年輕客流。
今年9月26日,龍之夢以全新“蝶妝”升級亮相,在商場公共區域新增多處藝術美陳,營造煥新視覺效果。針對不同業態,龍之夢對各樓層進行了街區化打造,涵蓋玫瑰花園、科技未來、國潮古風等主題,契合樓層消費群體需求,提升客群到訪頻次。
龍之夢城市生活中心“蝶妝” | 來源:上海長寧
◎臨空商圈:大虹橋“宇宙樞紐”最市中心的板塊
臨空商圈是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新產業園聚集區,吸納的科創、IT等的產業,已頗具規模。依托虹橋交通樞紐的便利條件,臨空商圈發展出以中高端、國際化、多樣化、體驗化為特色的商業設施,成為商務人士和周邊居民的新寵。
從八月觀測的數據來看,商圈內的存量商業只有5家(現已新增,分別是長寧Art Park大融城、申亞珺悅18廣場、百聯西郊購物中心、福緣灣九華商業廣場。商圈人氣較虹橋古北和中山公園商圈明顯不足,大眾點評上達到4.8分的高星級商場僅百聯西郊一家。
去年,老牌商業百聯西郊購物中心經過煥新升級,打造「超級社區能量場」,其是百聯股份繼淮海TX年輕力中心、二次元文化商業空間-百聯ZX創趣場之后,整體性存量改造、業態創新的第三個商業空間,這也是百聯股份以“超級社區能量場”命名的“商業+社區”空間產品的首次正式亮相。
百聯西郊購物中心 | 來源:項目方
今年九月底,英格卡購物中心在中國的第十座“聚會體驗中心”——上海薈聚綜合體也已于長寧盛大開幕,在大眾點評排名全市熱度第一,不僅為商圈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度,聚攏了更多的消費者和人氣,同時也使得整個長寧的客流狀況更為均衡。首月銷售額遠或逼近3億元,成為滬上外環邊媲美上海萬象城、七寶領展廣場的又一頭部區域型MEGA購物中心。
作為上海首批“全球新品首發地示范區”,長寧區首店經濟發展蓬勃,吸引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入駐,涵蓋餐飲、零售、娛樂等多元業態,不僅為市民帶來更多“打卡”新去處,也為商業載體注入全新的“血液”與活力。
以2024年上半年為例,長寧區總計引入90家首店品牌,同比增長55%,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其中三大商圈引入的首店數量分別為:虹橋古北13家,中山公園31家,臨空9家,約占到長寧區首店的60%。在引入的首店中,不乏全球首店、亞洲首店及中國(內地)首店等高能級首店,這些店鋪的入駐進一步提升了長寧區的商業品質和影響力。
于9月26日開業的上海薈聚綜合體,集合了購物、美食、娛樂潮流、文化藝術、健康養生、兒童及戶外休閑空間為一體的多業態復合矩陣,引入超過312個精選品牌,其中首店及特別概念店占比約71%。包括23家全國首店、29家上海首店、77家區域首店以及51家品牌旗艦店、概念店,帶來一系列新穎潮流的店鋪設計與豐富多樣的產品和服務。
上海薈聚綜合體 | 來源:項目方
而縱觀長寧的整體版圖,東部、中部發展其實都已經非常成熟,整體的城市大界面已然成型。未來發展的新機遇,還要看西面的臨空經濟園區。從虹橋經濟開發區開始,長寧就確立了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到了臨空經濟園區,規劃總面積達到5.14平方公里,最大的發展優勢就是虹橋綜合樞紐,這對跨國集團的總部辦公、航運、物流企業以及貿易企業有著天生的吸引力。
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機場商圈、芝加哥的奧黑爾國際機場商圈這類依托大型交通樞紐或商務區發展的國際商圈,或許能夠為臨空商圈的進一步崛起提供些許借鑒價值。
03
城市更新
老街區講好時尚新故事
長寧不僅有諸多現代化的繁華大盒子購物中心,CITY WALK最愛的厲史文化商業街區同樣比比皆是。
上海是國內最早提出發展“街區經濟”的城市之一,愚園路、武康路、安福路、衡山路等街區早已名聲大噪,從百年老鋪、咖啡館、深夜食堂到酒吧……一條條支馬路和特色商業街有規劃地建設,構成出城市商圈多元的“毛細血管”。
愚園路 | 來源:上海長寧
近些年來,長寧區通過一系列規劃和實施,先后對愚園路、武夷路、幸福里、上生·新所等歷史街區展開城市更新,引入新型業態,激活了城市空間,成功打造了多個具有鮮明特色的街區。這些街區不僅提升了城市面貌,還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
◎新華路:人間煙火、海派特色
新華路“國賓道”全長約2.2公里,被譽為“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百余棟風格各異的花園別墅,是新華路上獨特的風景。新華路是上海文化事業的重要聚集地,上海民族樂團等文藝院團相繼在此落戶,為街區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氛圍,新華路還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重要舉辦地之一。
新華路 | 來源:上海長寧
近年來,新華路逐漸轉型為文化生活長廊,吸引了眾多網紅店鋪入駐,包括入選“米其林指南”的法餐廳Villa Le Bec和中餐廳鹿園,以及M2F咖啡等,為街區增添了豐富的商業元素。
上生·新所等時尚文化地標,通過“修舊如舊”的手法,將老建筑改造成集商業、辦公、休閑、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無圍墻“城市會客廳”,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金地新華道、越界平武SPACE、幸福里、FICS新華365在內的小體量商業,進一步融合并提升了街區的城市界面。
上生·新所 | 來源:上海長寧文旅
作為上海首批“15分鐘社區生活圈”試點之一,新華路街道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服務,打造宜居宜業的精品城區。通過提升社區商業業態品質、優化便民服務布局等措施,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務。隨著IMShanghai長寧國際、東方明珠凱旋中心、上海A.F.A等商辦項目的啟用,新華路地區的商業氛圍更加濃厚,吸引了眾多行業龍頭及區域性總部企業入駐。
◎武夷路:文藝復古、潮流融合
武夷路全長1775米,寬10米,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25年。作為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武夷路保留了獨特的歷史風貌和文化氣息。近年來,隨著長寧區對武夷路整體規劃和更新對策的研究與實施,武夷路的商業面貌煥然一新。
武夷路的城市更新項目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重點地塊,這些項目不僅提升了街區的物理空間,還注入了新的商業活力和文化內涵:
武夷MIX320:該項目位于武夷路320弄和304號,是武夷路城市更新中首個對外開放的大型項目。它保留了原有的菜場功能,并增設了便民中心、社區商業、社區文化和公共綠地等功能性設施,轉型為社區“鄰里中心”。項目內入駐了眾多小眾有格調的品牌,如黑膠唱片主題咖啡餐吧、西班牙小酒館等,營造出獨特的商業氛圍。
武夷MIX320 | 來源:上海長寧
武夷路333地塊:這里重點打造文創產業,現為黑湖科技總部。地塊內的老建筑在更新中新增了開放式連廊、垂直綠化空間等,辦公區域更加開放和舒適,吸引了年輕辦公人群的入駐,為武夷路帶來了新的生機。
WYSH斐悅里:該項目位于武夷路168號,前身為飛樂音響廠。香港嘉華集團通過城市更新改擴建,使新老建筑交融,打造了一座多功能文化活動空間。項目內已有多家餐飲品牌首店入駐,如NABI中國首店、Yugo fusion izakaya中國首店、WULI中國首店、Glory Butter中國首店、Lawry's勞瑞斯慢烤牛排大陸首店,以及高能級零售首店一一棟梁之家和IYOUTH STUDIO2大旗艦店,一躍成為武夷路最時尚小資的項目。
WYSH斐悅里 | 來源:上海長寧商務
新象限·武夷:該項目位于武夷路155號,原為上海第四電表廠舊址。經過改造后,成為集人工智能、文化創意、商業辦公于一體的開放式產業園區。項目內引入了多家特色商業業態和高能級企業,長寧區科技發展的新引擎。
新象限·武夷 | 來源:上海長寧
情懷小館、Wekuum、GEER嗝TAPROOM等多個上海首店入駐,武夷路城市更新收官之作——“LINK新秀匯”也正陸續對外開放。
新秀匯| 來源:上海長寧
◎愚園路:花園洋房區的生活美學街區
多年前的長寧愚園路原本只有中山公園口長寧電影院及定西路周邊較為熱鬧,這條狹長的小馬路總體上是非常安靜的花園洋房生活區。7年前,商管公司創邑為愚園路定下了藝術與生活的內容主題,強調“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創邑SPACE、愚園路1018弄愚園公共市集、愚園百貨公司等項目的陸續開幕,使得寧靜的愚園路成為滬上自帶流量的文藝小資范的熱力街區。
【TIPS】與徐匯安福路-武康路街區由區政府下轄的徐房集團全力打造不同,生活美學街區——愚園路是滬上少有的由民營公司主導開發和運營的街區。2015年,長寧區政府制定了愚園路歷史風貌街區的城市更新規劃并公開招標,創邑中標,隨后與長寧區的國企九華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愚園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愚園公司”),共同開發愚園路,雙方分別持有合資公司80%和20%的股份。
由于各種歷史因素,愚園路上的商鋪產權關系非常復雜,分屬于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個人等不同主體。因此,在更新愚園路的過程中,九華集團主要負責回收愚園路商鋪的物業經營權,愚園公司完成具體的招商和運營,創邑在這其中相當于愚園路商業內容的主導運營者。此外,長寧區政府常設的議事協調機構——長寧區虹橋、中山公園地區功能拓展辦公室在其中協調推進企業難以完成的事項。
除以上街區外,長寧還有諸多特色街區——定西路美食街、隱秘的利西路小巷、古北步行街、仙霞路日料街……越來越多的特色街彼此串聯連網成片,形成精致豐富而不失趣味的城區都心感。
后記
按照美國經濟學家愛德華·格萊澤的說法: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與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來將決定人類的未來。
毫無疑問,長寧區的商業風貌正經歷著一場靜水深流的變革與復興。隨著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更新的不斷深入、商業靈感的不斷涌現,相信其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商業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也將繼續強化其作為交通樞紐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促進商業與文化的深度融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購物、休閑、娛樂體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