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的超市業態還能支撐下去嗎?
來源/Mall星人
撰文/郭歆曄
編輯/和賀文 司馬和一
20年前炙手可熱的超市大賣場,10年前還在不斷開設新店,如今卻已是時代的眼淚,今年格外其悲壯,關店的新聞屢見不鮮,1至9月上海關停的超市己高達40余家。
回顧近年來購物中心的超市業態發展,更迭極其明顯,和購物中心定位高低乃至人氣好壞關聯都不大,陷入泥沼的實體超市,近半數購物中心原有的超市都在退場,不同點在于高人氣購物中心借機優化品牌組合、豐富業態體驗并提升租金收益(如松江印象城以生鮮超市替代永輝大賣場,在多出的空間引入MUJI等多個優質零售品牌組合),而低人氣項目則陷入出租難。
今年9月,世紀聯華北斗星廣場店(租約到期)、永輝超市三林新達匯、九亭金地廣場和寶楊寶龍廣場店,以及上蔬永輝普陀綠地繽紛城店5家超市先后宣布停業。
今年1-8月,停業的超市還包括位于七寶寶龍廣場、周浦萬達廣場、松江印象城、寶山正大樂城、顓橋萬達廣場、亞繁亞樂城、寶山U天地、愛琴海、安亭萬科的永輝或上蔬永輝;寶山萬達廣場、凱德閔行商業中心、大華虎城、七寶商城、真北廣場、金山石化、普陀光新路、香港名都、靜安大悅城的華潤萬家及blt超市,曹楊商城(改造)和江灣的吉買盛,寶山日月光的麥德龍,繽谷廣場和上海商城的城市超市,利群時代真如店,世紀聯華奉城店、農工商松江新橋店和金山大石化店,尚嘉的鮮品館,融創外灘壹號匯的品直多超市……
盒馬X真如店搬遷至桃浦新店,卜蜂蓮花旗下松江新城、浦江店、楊高南路、奉賢南橋等多家門店也紛紛貼出告示,宣稱將進行內部改造。物美超市則只剩下了吳涇最后一家上海門店。
【TIPS】上海30年來團滅消失的各類連鎖超市品牌多達20多個:比宜德、迪亞天天、城市超市、歐尚、果蔬好、每家瑪、易買得、樂購、新華都、樂天瑪特、好又多、頂頂鮮、JUSCO、西友、八佰伴、百佳、先施地利、惠康……品牌更迭一直在持續。
最近5年,家樂福(被蘇寧收購)、永輝、華潤萬家(收購了樂購)、城市超市、綠地Gsuper、卜峰蓮花(收購了易買得)、利群時代(收購了樂天瑪特)連同其它超市關停的上海門店總數更有上百家,再之前的易買得、沃爾瑪、樂天瑪特、新華都也成建制地關了幾十家,導致近百座購物中心被動進行業態品牌組合調整。
另有50+獨棟超市賣場改造為復合型的鄰里生活中心,如大橘鄰里社區商業中心(陸續接管了家樂福張江店、松江方舟廣場卜峰蓮花、華潤萬家嘉定店)、宏慧·新里、共康云瑞。
【TIPS】大于5千平方米的超市大賣場,上海最多的時候全市有二十多個品牌共200來家門店混戰,潮起潮落,如今門店僅存20%門店都不到,幾乎僅剩下大潤發和世紀聯華的40來家門店。大型倉儲式會員店數量則成倍增長。山姆、Costco開市客、盒馬X、麥德龍四大品牌共計20多家門店。值得注意的是,沃爾瑪上海己實現業態轉型,沃爾瑪大賣場業態僅剩4家,而其山姆會員店則剛完成第7家門店金橋金谷店的封頂。
01
消費降級下的實體超市大變局
購物中心陷入“超市荒”
受電商和消費降級大環境雙重影響,上海購物中心內的超市業態正在迎來大變局:一方面,大賣場節節敗退,今年上海購物中心里的家樂福、華潤萬家、永輝、卜峰蓮花們幾乎都看不見了,依然堅挺的只剩下阿里系的大潤發(兼并了同屬高鑫集團的歐尚,上海27家大潤發,僅有即將城市更新的閔行置業廣場店因為20年租約到期自然關閉)和百聯旗下世紀聯華(百聯中環廣場旗艦店月底升級煥新,并正陸續兼并接管同集團的華聯吉買盛的江灣、彭浦、月浦等多家大店);精品超市方面,城市超市、blt、綠地優選Gsuper、eat!等40多家門店同樣全線退出了上海。
另一方面,以山姆、盒馬鮮生、奧樂齊為代表的大型倉儲會員店、中型生鮮超市、小型標超、折扣超市則在近2年時間內加速拓店,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據Mall星人統計,光今年上海停業的大中型超市就不下40家,去年全線潰敗的家樂福、今年大幅收縮的永輝和華潤萬家,紛紛陷入關店潮,吉買盛則陸續翻牌為世紀聯華。
今年上海新開待開的63個商場中,明確引入超市的只有37家(其中小體量超市約占2/3),占63座商場的比重僅59%,而以往的占比則曾超過90%。當年只有上海來福士、美羅城等中小體量的都會型時尚購物中心不引入超市,而如今多家區域型購物中心也已不再引入超市。
而在2024新開/待開購物中心37家超市主力店中,盒馬(盒馬NB最多,其次為盒馬鮮生、盒馬mini)、奧樂齊門店數量明顯多于其他超市,分別為15家、7家,成為超市拓店的主力(救星),其他還包括5家尚優,3家上蔬永輝,山姆會員店、七鮮超市、飛牛生活集、運河市集、玖士多、申鮮里城市超市等各有1家。
盒馬方面表示,近兩年來,企業逆勢增長勢頭強勁。剛剛過去的2023年,在全國新開鮮生門店65家,2024年還將新開70家,屆時門店總數將突破400家。
02
超市“大洗牌”
哪些品牌能支撐下去?
盡管受網購沖擊影響巨大,超市大賣場生存現狀“有人歡喜有人憂”,上海八成購物中心還是將超市視作必不可少的主力業態。花大力氣引進的大賣場退出后,仍想法設法保留超市業態但縮小為中型生鮮超市、小型標超乃至折扣超市。
而原本開業時未設置超市的購物中心如上海MOHO、博薈廣場,也于今年引進了超市以提升客流(分別引進捷德鮮精選超市、盒馬鮮生)。百聯%莘薈則全力打造5千平方米精品菜場——莘笙市集。
2017-2021年,盒馬鮮生替代了大量大賣場。2022年起,奧樂齊異軍突起替代了諸多超市主力店。
如:長寧龍之夢時尚生活中心的家樂福撤退,超市主力店換成了盒馬黑標店和奧樂齊;金橋太茂的G-Super綠地優選、長泰國際商業廣場的明康匯、保利時光里的eat!@7fresh中超均變成了盒馬鮮生;寶山招商花園城、凱德晶萃廣場、北外灘來福士、開元地中海、南翔中冶祥騰廣場、近鐵城市廣場、徐匯日月光的超市主力也均換成了奧樂齊。
可以說,越來越多的超市主力店處于洗牌中,如五角場萬達的沃爾瑪、寶山萬達的G-Super綠地優選、百聯西郊購物中心的世紀聯華、新田360廣場康橋店的綠地G-Super等,或升級為全新的大賣場品牌,或被中型精品超市替代。
其中,五角場萬達廣場開河南長申旗下真市美生活超市上海首店;
寶山萬達廣場的超市已四度更迭,從最初的沃爾瑪,到綠地G-super旗艦店、華潤旗下萬家CITY上海首店,再到即將開業的奧樂齊,超市占地面積越來越小;
附近的原易買得寶山共康旗艦店,短暫經歷過易初蓮花和一家不知名超市后,現在是盒馬NB;
世紀聯華上海百聯中環店作為樣板店升級改造,即將于9月底煥新登場,同樣為升級案例的還有晶耀前灘開出新店的apio日式超市、先后在太陽宮和上海薈聚開出門店的京東旗下七鮮超市、環球港華潤萬家升級為Ole精品超市、五角場萬達廣場引入了來自河南的長申生鮮超市上海首店等。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在升級后擁有2家及以上超市品牌,如:長寧龍之夢擁有盒馬旗下首家高端超市Premier黑標店與奧樂齊;長泰廣場開設了盒馬鮮生與奧樂齊;嘉亭薈的既有大潤發,也有奧樂齊;江灣悠方開設了盒馬鮮生和奧樂齊;瑞虹天地擁有七鮮、尚優與奧樂齊;百聯中環擁有世紀聯華和奧樂齊;葫蘆斗廣場開設了上蔬永輝與盒馬NB奧萊店(其中部分新超市并不位于原超市位置)。
除了目前市場上見到的超市品牌,河南長申超市去年底上海首店進駐五角場萬達廣場,湖南樂爾樂超市上海首店簽約進駐青浦富紳商業中心。上海消費者對各地特色超市如蘇州的日系超市泉屋、永旺、許昌胖東來、成都華堂等充滿期待。不過目前來看,這些超市進駐上海市場的概率極小。
當然,也有一些商場的超市撤離后,原有位置打造了其他業態內容,最為常見的便是打造美食、運動等主題街區,龍之夢、環球港、凱德虹口、瑞虹天地月亮灣、徐匯正大樂城、大上海時代廣場、靜安大悅城、龍湖虹橋天街、啦啦寶都、中星城、東鼎購物中心等10余家購物中心取消超市,改設其他業態。
后續,Mall星人將針對這一現象單獨成文,詳細解讀“購物中心超市退場后都有誰來接盤”,敬請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