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豐徹底退出華北市場,收縮成今年餐飲主題詞?
出品/職業餐飲網
作者/辰溪
擁有50多年歷史的鼎泰豐,以招牌的小籠包而聞名,被稱為“包子界的米其林”。巔峰時期,鼎泰豐在全球開出180+門店,營收超過10億元。
01
突然關店14家!昔日高端餐廳怎么了?
然而,這家老牌高端餐廳卻突然宣布閉店,令許多光顧過這家餐廳的顧客唏噓不已……
這14家門店分別位于北京、天津、青島、西安和西安5個城市,包括北京的漁陽店、SKP店、西單店、芳草地店等;天津的恒隆店、萬象城店;青島的嘉年華·海信廣場VILLAGE店、海信廣場店等。
1993年,鼎泰豐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世界十大美食餐廳之一”。隨后,鼎泰豐開始了其國際化之路,在日本、美國、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開設分店,在全球擁有180+家門店,其中香港店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
3、走高端定位,人均150元,去年開始批量閉店
不過近年來,鼎泰豐的生意開始出現下滑。有媒體近日走訪鼎泰豐翠微店看到,在下午5點半這一就餐時段,店內只有2桌客人。翠微百貨店一名店員稱,翠微百貨店閉店原因是虧錢,其它即將關閉的門店則不清楚。
02
餐飲今年到底有多難?連“鼎泰豐們”也迎來了生死大考
今年以來,高端餐廳倒閉的消息不絕于耳。多家知名餐廳陷入經營困境,被曝欠租、欠租,淪落到關店的結局,其中也不乏許多米其林餐廳。
在整個高端餐飲市場處于艱難發展之中,曾經火遍全球的高端餐廳鼎泰豐,也迎來一場“生死大考”。
1、高端餐飲市場快速收縮,一批知名餐廳無奈“倒下”
有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里,上海人均客單價500元以上的餐飲店約有2700多家,而到今年7月,這一數字已減少了1400多家,數量萎縮過半。
今年以來,多家位于上海和北京的高端餐廳紛紛傳來閉店的消息,暴露經營困境。
例如人均1580元的上海高端餐廳L'Atelier 18,前不久被曝暫停營業,同時被曝欠薪。還有北京的米其林餐廳OPERA BOMBANA,在今年4月宣布閉店,另一家米其林餐廳TIAGO,旗下北京所有門店也都已經關閉,兩大餐廳被曝欠租。
2、上半年北京餐飲業利潤下滑88%、利潤率不到1%,收縮布局成為生存之策
餐飲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例如在北京,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年營收1000萬元以上)餐飲業利潤總額1.8億元,同比下降88.8%;利潤率低至0.37%,不到1%。
不斷減少的客流,加上租金、人力等各項成本的上漲,餐企想要維持盈利變得更加困難,對于高端餐廳也是如此。
面對這一困境,許多頭部餐企選擇戰略性收縮。例如九毛九,此前關閉了旗下中高端品牌“那未大叔”。那未大叔定位于輕奢粵菜,人均消費價格140元左右。2023年,那未大叔的營收、翻座率、翻臺率都表現大幅下滑,因而被九毛九“放棄”。
而主打高端定位的鼎泰豐,在這場“生存之戰”面前,也選擇了收縮布局。鼎泰豐此次計劃關店,或許是想通過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集中資源在優勢市場,更好地“活”下去。
職業餐飲網小結:
上半年,北京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的利潤同比下滑88.8%、利潤率跌至0.37%;上海更慘,還虧了,規模以上住宿和餐飲企業上半年虧損了7.7億。這些數據背后,透露出許多餐飲人的心酸。
房租、原材料、人工,每一項開支都是一道道難以逾越的坎。而收入的銳減,更像是一記重擊,進一步削薄了餐企的利潤空間。
如今像鼎泰豐這樣的老牌餐廳,也未能幸免。面對嚴峻的生存挑戰,鼎泰豐選擇了關閉部分門店,探索新的生存之道。
今年,許多餐企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收縮”,這一舉動不僅是對當前市場環境的適應,更是對未來的一種布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