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林盛直播賣紅薯,命懸一線的鐘薛高有救了?
出品/聯商網
撰文/文一
直播還債、上演“真還傳”的不僅有羅永浩,還有鐘薛高創始人林盛。今年4月,林盛稱“賣紅薯也要把債還上”,如今他真的開始直播帶貨賣紅薯了。
01
首場直播帶貨效果如何
5月27日,鐘薛高開設“鐘薛高老林”淘寶直播間,并預告林盛將直播賣紅薯還債。
5月28日晚7點,林盛準時出現在直播間,開啟了他的直播首秀。直播間背景板寫著“鐘薛高老林直播賣紅薯”,出現了“729”數字。林盛稱,“729”的意思是目前拖欠729位員工的薪資,直播賺錢后將逐步還錢給員工。
在直播間,林盛向欠薪員工彎腰鞠躬。“鐘薛高過去是有輝煌的時候,是背后的員工一個個的人一點點的貢獻做出來的。現在反倒是欠人家工資和補償金,在這里想對729位欠薪員工鞠個躬,不管如何我們會一場一場做下去,用收益去還錢。”他表示。
除了拖欠員工薪資,不少供應商也被欠款。在直播中,林盛還與供應商恩波露創始人段劍平進行了對話,并推薦、上架了恩波露的產品。林盛表示,鐘薛高目前欠了恩波露200多萬元。
《聯商網》了解到,林盛直播間總計上架了80款商品,主要涉及鐘薛高冰淇淋、紅薯、醬油等食品,以及數碼電子、家居百貨等。數據顯示,林盛開播3分鐘,觀眾超過5萬。開播總時長近5小時,場觀84.2萬。截至目前,“鐘薛高老林”淘寶直播間粉絲數為1828人。
對于鐘薛高發展狀況,林盛稱,鐘薛高在過去的一年中運營出現問題,導致資金流緊張,有大量員工的薪水、補償金、報銷沒有及時兌付。同時,鐘薛高將努力自救,通過賣雪糕、開直播以及其他方式讓公司恢復至正常運營狀態。
林盛帶貨的第一款產品是紅薯,5斤裝42.9元。不過有不少網友直指價格太貴,稱鐘薛高繼“雪糕刺客”之后又想搞“地瓜刺客”。
面對紅薯太貴的質疑,林盛表示:“大部分人覺得尋常的東西就該是便宜的,但實際上世間昂貴的東西是純凈的空氣,曬到的陽光和干凈的水,和身邊默默對你好的人。但這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一個好吃的紅薯,背后都是農人的點點心血,我們需要去格外珍惜。”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上架商品中的爆品是“全家福雪糕”,包含106元10支的鐘薛高瓦片雪糕,和另外贈送的2片蘋果楓糖肉桂雪。不過,有許多網友表示雪糕產品無法購買,顯示商品在其所在的地區缺貨。林盛解釋稱,鐘薛高原有十幾個甚至二十個倉庫能覆蓋全國,但現在倉庫已收縮,僅剩下3個,且鐘薛高雪糕產品對運輸條件較高,因此只能覆蓋部分地區。
有人稱,林盛的做法是效仿老羅直播還清6億欠款的“真還傳”,但林盛認為:“還債是應該的,無論是用直播還是賣貨,欠債還錢不丟人”。
不過,對于林盛直播帶貨的行為,市場反應不一。
有業內人士認為,林盛的做法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敢于直面債務問題并一直在嘗試解決。不過直播帶貨是一種新賽道,從其上架的部分商品來看,利潤度并不高,仍需要不斷調整和打磨。也有不少人認為,林盛的行為是做秀,頗有營銷意味,意在提升品牌形象,想要靠直播帶貨就把債還了,不太現實。
02
一切為了還債
4月22日,#鐘薛高創始人稱賣紅薯也要把債還上#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悉,4月21日晚間,新浪財經CEO鄧慶旭發布微博,曬出一張自己和林盛的聚會合照。并發文提到,“我的好兄弟,鐘薛高創始人林盛被限高了,坐一晚上綠皮火車到的北京,吃飯的時候和我說,就是賣紅薯也要把債還上。”其還在評論區補充,稱林盛說”不跑不賴不慫“。
隨后,林盛也發布微博表示,雖然限高,還是不懼坐一晚上綠皮火車到北京。我就是賣紅薯也要把債還上。我要代表所有遭遇困難的民營創業者說一句:“不跑不賴不慫”。這就是我們中國民營企業的底色。沒有想到,我的一句朋友間承諾登上了微博熱搜。雖然鐘薛高目前面臨諸多困難,但我們努力改變負起責任的決心沒有改變。勵精圖治,肩負起對員工、伙伴和社會的責任。
在5月28日的直播中,林盛回應了“賣紅薯也要把債還上”話題。林盛稱:“當時我喝了點酒,我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哪怕賣紅薯也要還,幸虧說是賣紅薯,如果恰好這個季節沒有怎么辦。但既然說出去了,那這就是一個態度,我們以后會每場都帶,但是不只是有紅薯,每場都把紅薯拿出來,大家買多賣少不重要,主要是為了提醒自己,要一點點清零,把729的數字降下去。”
鐘薛高成立于2018年,曾以高價、國風、限量限售吸引消費者眼球的鐘薛高產品銷量迅速走高。鐘薛高創立16個月后,營收突破1億元,2021年,鐘薛高一共售出1.52億根雪糕,2022年短短5個月內,鐘薛高的雪糕出庫數為2.2億片。
然而,鐘薛高也因為高昂的價格,屢屢陷入“雪糕刺客”“天價雪糕”等負面輿論漩渦,幾成眾矢之的。
爭議點在于,一是鐘薛高的產品定價較高,部分產品售價遠超市場上普通冰淇淋,引發消費者對于其性價比的討論和質疑。有人認為其定價策略不符合市場常規,存在品牌溢價過高的情況。
2018年雙11,鐘薛高推出“厄瓜多爾粉鉆”雪糕,價格為66元/支,限量發售,雙11當日,推出的2萬份“厄瓜多爾粉鉆”雪糕在上架15小時內全部售罄。鐘薛高也因此一炮而紅,成為高端雪糕的代表,被稱為“雪糕界的愛馬仕”,成為年輕人爭相打卡的網紅雪糕。
對于定價過高問題,林盛曾回應稱,鐘薛高的參照物是奶茶和咖啡,毛利只是略高。
二是網絡上有聲音質疑鐘薛高在產品成分上的透明度,以及“不加一滴水”“特級紅提”等宣傳語是否存在夸大或誤導消費者的嫌疑。比如,2019年,鐘薛高因為用散裝紅提充當特級紅提虛假宣傳,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有人實驗表示鐘薛高在30度的室溫下1小時未化,鐘薛高隨后回應稱生產均合法合規。
2023年10月,有多名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鐘薛高“欠薪”,隨后不少供應商也聲討鐘薛高。
據悉,鐘薛高關聯公司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林盛,注冊資本約12億人民幣,由Gloryseed HK Limited全資持股。對外投資信息顯示,該公司直接持股公司有14家,其中6家已注銷,鐘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盤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為存續狀態。分支機構信息顯示,該公司的21家分支機構已全部注銷。
風險信息顯示,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現存2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983萬余元,其旗下鐘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來已累計被執行2372萬余元。此外,去年12月至今,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所持多家公司股權已被凍結,凍結股權數額從100萬至2000萬元不等。
此外,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涉及多個法律訴訟案件,案由多為服務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目前,該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林盛仍被限制高消費。
03
雪糕價格確實越來越貴了
雖然鐘薛高因“雪糕刺客”成為眾矢之的,但近些年的雪糕價格確實越來越貴了。
如今,市面上3元以下的平價雪糕越來越少,平民品牌的價格也一路看漲。如綠色心情、東北大板零售價從2元漲到了3.5元,苦咖啡漲到了3.5元,巧樂茲漲到了4.5元。
而在各大零售終端,5元以上的雪糕已經成為主力產品,動輒十幾元、幾十元的價格的雪糕則比比皆是。夢龍、和路雪、鐘薛高等品牌的雪糕單支售價多在10元以上。
似乎一夜之間,雪糕的門檻進入到了10元時代。但實際上,雪糕不是在一夜之間成為“奢品”的。
從行業發展來看,此前冰淇淋消費主要聚焦中低端市場,隨著年輕消費群體逐漸壯大,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一些原材料健康講究,包裝美觀精致,消費體驗更好的高端產品迅速出圈,成為消費者的心頭好。
市場研究咨詢公司英特敏的觀點認為,消費場合的變化重新定義了冰淇淋,后者不再是冰鎮飲料的代替品,而是能帶來快樂和幸福感的享受型食品,產品屬性的轉變讓冰淇淋消費逐漸變得常態化。
這也是市場逐漸火熱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今,對天然原材料和高級品質的推崇,已經成為決定冰淇淋類產品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因素。與過去香精、色素、植脂末的平價搭配有所不同,現在很多品牌追求的是“原料升級”,如選擇純正牛乳、鮮牛奶,再以天然果肉、植物基等取代化學添加劑等。
一方面,品牌有高端“追求”,另一方面原料成本也在上漲。有統計顯示,2008年至2020年,冰淇淋生產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漲大約80%。這些因素都推高了商品價格。
此外,與“秋天第一杯奶茶”類似,雪糕也成為了夏季的“社交貨幣”,變成了滿足年輕人精神與社交需求的載體。不少“網紅雪糕”“文創雪糕”等憑借精美的包裝、獨特的造型出圈,不斷刺激消費者的獵奇感,價格上也水漲船高。
這背后的原因是,由于雪糕的季節消費屬性,傳統薄利多銷模式很難走出一條新路。而高端雪糕賣得貴,利潤高,還受到追捧,自然讓不少企業趨之若鶩。實際上,不少雪糕品牌的生產代工企業大多相似,但是由于品牌的定位和營銷,出現了“同廠不同命”的奇特景象。換個造型,加持下IP,雪糕價格直接翻倍。
以茅臺冰淇淋為例,三款冰淇淋上線51分鐘,4萬支銷售一空,銷售金額超250萬。茅臺冰淇淋線下門店還排起長龍,開售7小時銷售額破20萬,共計銷售茅臺冰淇淋5000余個。可謂是沒有最貴,只有更貴,但市場依然火熱的真實寫照。
此前,有雪糕冰品經銷商透露,鐘薛高進貨價只有7、8塊錢。以此倒推,鐘薛高成本大概率也只有6元左右。售價13元的鐘薛高,給到縣城經銷商的進貨價是7元,18元的鐘薛高,進貨價也不超過8元。
價格的上漲也傳導在渠道端。在利潤驅使下,不少便利店、商超更愿意上架高價雪糕,平價的雪糕的市場空間被進一步加壓,消費者也越來越難以尋覓到平價雪糕。此外,對于中下游經銷商來說,雪糕價格上漲也使得進貨價變高,但零售價很難有較大變動幅度,利潤空間會有一定擠壓。
制造成本高,售價就高,這符合基本常識,但雪糕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即使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選用優質配料推高了成本,但一般情況下,配料價格成本也不會超過10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支十幾元的雪糕,毛利在3到5元,利潤已經超過了一個平價雪糕售價。而生產一個高品質牛奶雪糕,成本價大約在7到8元。
04
品牌創新先要守正
實際上,鐘薛高之所以被口誅筆伐,或許并非是產品質量不過關,而是在定價策略和營銷方式上存在問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創新需要先守正。產品升級的應該是企業品格,而絕非僅僅是價格。高價雪糕的背后雖然有著原材料上漲等成本因素影響,但動輒幾十元的售價與較低的生產成本相去太遠。這樣的路子,顯然也難以走長遠。
不少網紅雪糕憑借豐富的營銷打法吃到了一波又一波市場紅利,鐘薛高正是這種打法的受益者。而只有貼近消費者,祛除虛火,才是歸路。
潮水退去,消費者終將回歸理智。如果無法滿足消費者對于產品的真正需求,高價雪糕的未來之路注定不會長久,高品質和合理價格才是取勝的關鍵。
在守正和創新方面,洗發護發品牌蜂花是一個典型代表,成立近四十年,沒有一條行政處罰信息。一升護發素10年僅漲2元,至今不到15元。雖然產品較為平價,但蜂花仍然在不斷進行產品創新。
在中國市場護發素TOP10的排名中,蜂花僅次于資生堂和潘婷,成為唯一一家位居前三強的國貨品牌。
2022年初,林盛接受專訪時表示,“一時的紅火或流量并不能沉淀品牌”,在他的心里,鐘薛高要成為雪糕領域的“世界品牌”。林盛給了鐘薛高一個很高的起點,定位為中國“高品質”的雪糕。
但跑出來一個讓世界尊重的中國品牌,一定離不開好的商品與服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