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聯西郊購物中心將迎來一年的“閉店改造”
拔節林立的城市建筑,將地域文脈與群體記憶凝聚在這鋼筋混凝土組成的一磚一墻。建筑與城市交織,商業與生活交融,儼然構成了時空雕刻的作品。
作為長寧新涇乃至大虹橋區域最具特色的城市商業體——百聯西郊購物中心,自開業以來十八年,一直成為周邊居民“娛-文-購”生活休閑集聚之所,也見證著上海西部城市商業發展的步履與榮光。
位于區域核心位置上的百聯西郊,需要全新的價值發現和形態重構,來提升其在西郊、古北、大虹橋三大商圈交匯躍升中的競爭優勢;給這個類似紐約“上西區”的輻射域,和其中的客群,帶來更新鮮的生活方式提案。
據百聯股份透露,6月15日起,百聯西郊將迎來為期一年的“閉店改造”。“向新出發,別樣重逢”,成為百聯西郊與客戶小別的寄語。
十八載芳華路 鐫刻“西郊記憶”
2004年,作為國內第一家開放式建筑風格的購物中心,百聯西郊可謂“出道即巔峰”——總體量11萬平米,商業部分近7萬方,是上海第一個有露天廣場的社區購物中心;開業當年即實現盈利,成為全國購物中心的典范;歷經發展變化,依然保持著中國社區商業的標桿地位。
西郊周邊約63萬左右的常駐人口,中等收入水平的客群占較大比重,也有較高消費力的高端客人,包括相當數量的外籍人士。他們都喜歡在舒適、優雅的環境中享受輕松購物和休閑消費。
商業體整體建筑呈圓弧形,為內街式商業中心。南北兩棟建筑單體高低錯落,中間以一道內街分割;基于北美購物中心的建筑特色,融入了源于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貫穿整個市區的設計靈感,通過一條弧線型的露天步行街,串聯購物中心兩端的主入口與中庭廣場。
中庭露天廣場是整場人氣的“眼”,見證了300多場文體賽事演出。從“愛心點亮希望慈善義拍”、到音樂之聲中國TOP排行榜媒體見面會、再到長寧華僑第二屆藝術節、和上海故事廣播聽眾見面會,陽光與星空穿過廣場上空的白色尖頂天棚,照耀著每一種熱愛。
頂層較早就引入了足球場、溜冰場,后續更有了馬術場,引領了國內商業的城市功能配置,是體驗型商業的特質。頂層和地下的雙停車場設置使人車分流得到較好的保障,無人值守和與百聯通會員捆綁的智能停車服務在5年前就已實現。
開放式空間設計也帶來了以人為本的經營環境,與街區的優美環境自然銜接延展,居民漫步在商場的戶外步行街與中庭廣場中,同時能夠與商家良好互動。多彩的商業活動和豐富的業態組合成為周邊日常游逛的首先之地;體現著上海西郊悠閑而多樣的生活魅力,攢拾著區域發展的“西郊記憶”。
百聯西郊的生意也隨之步穩蹄急,逐年增長,服務質量和創新也不斷突破,先后榮獲“全國商業示范社區”、“全國物業管理示范大廈”、“上海十大最具創新理念”、“最具發展前景”、“最具影響力商業地產”等獎項。
向新出發, 重逢別樣“西郊提案”
十八歲的你,該做什么?商業沒有永遠的成功,更應象一個生命體蛻變成長。錦瑟之年的百聯西郊轉身,以全方位升維藍圖,為上海西郊的生活方式,呈獻一份“永續生長”的提案。
消費方式的快速演變中,多元化、個性化與情感化的傾向愈加明顯。有別于典型的都市快節奏,西郊周邊輕舞悠閑的“慢生活”愈發顯著。從“商品消費”向“時間消費”的轉變對于百聯西郊這種區域中心型商業體而言變得尤為重要。
據透露,百聯西郊的調改規劃,根植宜居宜商宜人的區域屬性,展現健康、活力和可持續的價值理念。從建筑內外部設計、業態組合、功能區劃、到數智化、服務和營銷升維,都旨在為潮流品質家庭和虹橋及臨空產業區的商務客群提供品質消費、運動健康、文創藝術、生活體驗、場景社交的全新詮釋和組合。
百聯西郊總經理康玨介紹說,在西郊的調改有三條曲線:第一條曲線,是用綠植與現代感的材質形成層疊環抱的“飄帶”,更靈動地勾連起內外部建筑和周邊的街道、水岸;第二條曲線,針對不同的“時間消費”客群,調整業態配比,提高體驗式商戶占比,打造豐富感強的有機健康“生活圈”。第三條曲線則是通過數智化、服務和營銷創新的加持,形成沉浸式體驗、互動參與的多樣社交集聚地,強化圈層歸屬感。
與城市共生長 “西郊時刻”的新表達
城市更新,是一個多維、復雜的課題。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商業煥新已成為盤活城市存量空間、提升生態品質、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環節。
對于城市更新與商業發展之間的共生關系,百聯股份黨委書記、總經理張申羽認為:“中國的城市更新將是一個多方參與、政企共建、全民共享的新局面,在復雜的環境中,我們堅信商業和城市會被喚醒。”
在張申羽眼中,“新的存量更新項目既要做到傳承其歷史或在地性文化背景,又要加深對新客群的認知,拓展新業態模式,打造新空間布局,創造新內容場景,最終使得整體資產價值得到提升,賦予資產新的價值取向,以此來驅動城市片區的更新和企業自身能力基因的煥新。”
放置在城市更新的語境下,百聯西郊的閉店升級,背后折射出新的消費需求正在推動商業形態創新的大勢所趨。另一方面,緊跟城市更新步伐,將存量地產進行有機改造,可以視為商業生態對城市更新的積極回應,也是商業體在“時間消費”時代的全新表達。
“所有的別離,都是為了更好的重逢”。百聯西郊將通過“一場回憶” “一件信物”“一個展覽”的活動,凝固與顧客的美好回憶。同時,“向新出發”的百聯西郊,正踏上一條存量商業的價值重塑之路,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成為百聯股份與城市共生共長的踐行者。期待著煥新歸來的百聯西郊,期待著別樣的重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