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被傳將赴美IPO,美菜網陷入“兩難”
近日,有消息稱美菜網擬赴美IPO,并計劃籌資5億美元。這也是美菜網分別于去年和2019年連續被傳上市后,第三次傳出將要上市的消息。
自從2014年成立后,美菜網就把品類放在了生鮮上,迄今為止共完成了8輪融資,累計金額超百億。疫情催生出巨大的線上買菜市場需求,生鮮行業成為投資賽道上的熱門領域,也迎來一波上市潮。
美菜網的歷史融資進程 數據來源:天眼查
在此之前,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都傳出過即將赴美IPO的消息。其中,叮咚買菜最快年內赴美IPO,滴滴出行旗下的橙心優選預計最快2022年赴美上市,每日優鮮遞交招股書的消息不斷。
如果美菜網這次能順利上市,將會搶跑一眾生鮮電商玩家,成為“生鮮電商第一股”。但實際上,美菜網自2018年后卻沒有再宣布新融資消息,每一次被傳上市伴隨的都是負面新聞。
去年7月,復星集團原CFO王燦加盟美菜網,出任新業務總裁兼CFO,被認為是美菜網上市的前奏。不過,美菜網隨后否認了猜測,表示目前沒有上市時間表,王燦則在半年后離職。
王燦在美菜網時的公開演講
更早的是,美菜網2019年傳出將要上市的消息。當時傳聞美菜網新一輪融資失敗,導致資金鏈緊張,借上市之機來止血。但是,這兩條消息后來都被美菜網CEO劉傳軍否認了。
如今,美菜網處于“一邊燒錢一邊虧損”的窘境。美菜網一方面招架不住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的巨額補貼,另一方面進軍社區團購宣告失敗后,不斷被巨頭們蠶食市場份額與流量。
頭頂500億元的估值,美菜網光是應對目前的生存難題都吃力。即便負重前行的美菜網真的上市了,其前路依然困難重重。
01
止不住的燒錢
至今,美菜網依舊處于虧損狀態。此前,劉傳軍曾表示預計2020年底會有較好的現金流,但目前其盈利狀況并不樂觀。
在做“美家買菜”之前,美菜網是一家做農產品和蔬菜水果的B2B電商公司,采用控貨自營模式,用冷鏈物流網絡對接上游生鮮生產商和下游商戶。
從2019年開始,美菜網將手伸向C端。與此前的京東模式類似,美菜網采用F2B模式覆蓋了從倉儲到物流配送的各個環節。但相較于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采用前置倉模式的平臺,美菜網的模式市場認知滲透不高,模式太重。
重模式意味著高投入,美菜網至今融資金額累計超百億元,近三年沒有新融資進來會制約其擴張速度。此前,美菜網還在2019年傳出融資失敗的消息。持續高投入的模式,還讓美菜網加大了資金壓力。
美菜網的直采基地
一直以來,劉傳軍都強調“美菜是做供應鏈的企業”、“to C的補貼是為了獲取流量”。
美菜網能依靠供應鏈的優勢降低成本,但是C端目前并沒有可能盈利的方式,更常態的或是不斷加劇虧損。
重視供應鏈帶來的主要是物流成本,隨著所服務的商戶與客戶增多,物流成本也會攤薄,如物美或永輝超市,因其門店大,物流成本約為2%。
但根據《2020線上生鮮行業報告》來看,去年前三季度京東生鮮以25.8%的占比穩居第一,拼多多、每日優鮮、美團買菜、淘寶生鮮位列第二至第五名。
市場份額被不斷蠶食,平臺的用戶哪里補貼多去哪,缺錢的美菜網留不住用戶,也很難做到物流成本的攤薄。
近兩年,陷入虧損泥沼的美菜網還飽受負面新聞的纏身。
據媒體報道,一個自稱是寶雞二倉城市合伙人的用戶,實名舉報B2B交易平臺美菜網數據造假。該用戶反映稱,美菜網的扣點返點等制度,在沒有書面通知合伙人的前提下隨意調整,還大量注冊虛假賬號,并以虛假交易來完成銷售任務和數據。
加盟商維權
在2019年美菜供應商大會前一個月,美菜網的總部辦公室還發生了“維權事件”。據AI財經社報道,當時十余位來自安徽、浙江、湖南等多個省份的縣域加盟商集體上門“維權”,在辦公室門口拉起了“美菜網還我血汗錢”的橫幅,引發了關于美菜網內部管理和商業運營模式的質疑。
一直處于燒錢培養市場、消費習慣階段,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無法持久是生鮮電商的通病。燒錢不止的美菜網,在連續三年沒有融資的情況下處境愈發艱難。
02
被迫離場社區團購
缺錢不僅導致美菜網的生鮮電商業務舉步維艱,也是其社區團購業務失敗的主要原因。
去年12月,有傳言稱京東將收購美菜旗下的“美家買菜”,出價大約2億美元。另外據晚點LatePost報道,去年年底美菜網旗下社區團購項目美家買菜已經逐步關城。
“美家買菜”是美菜旗下的美家優享升級而來,也是美菜網在社區團購行業的載體,2018年時出現在市場上。
與尋常的社區團購模式沒有區別,“美家買菜”招募的人員大部分為合作伙伴悅享家,即團長。團長通過銷售獲得5%-10%的提成。開團條件是只需要有個放貨點,建立80人的微信群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美家優享除了社區團之外,還有學生團和白領團,分別針對大學生和白領群體。因此,美家優享當時在北京地區首選中關村、回龍觀、西直門等地作為模式試驗地。
2018年美家優享的一次發布會現場
一直以來憑借供應鏈的優勢,美家買菜能在社區團購分一杯羹。但社區團購本就是筆燒錢的生意,隨著其他平臺加大馬力擴張,特別是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巨頭帶著巨額的百億補貼進場,更是削弱了美家買菜的優勢。
令美家買菜備受打擊的,除了關城導致的資金與資源浪費,還有人才的流失。據時代周報稱,美菜網約40%倉配人員和60%的品控員工,多被滴滴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橙心優選、寶能等其他頭部社區團購平臺高薪挖走,或離職。
每一次商戰必有犧牲者,美菜網是被迫離場的其中一個。
“美家買菜已經與京東進入簽約階段!睋嗀I財經社此前的報道,去年年底有成都某大型集團旗下社區團購項目的負責人曾如此說道,他的幾個美家買菜的朋友也在朋友圈公開發布過這一消息。
對此,美菜網曾公開表示,“美家買菜已經暫停了部分城市的自營業務,今后將對現有業務進行升級,通過開放生鮮食材供應鏈賦能社區團購和零售企業。”
沒有否認相關業務的收縮,也變相說明了美菜網的社區團購業務宣告失敗。
03
IPO解決不了生存難題
對于美菜網而言,在社區團購如火如荼時撤退無疑是給了自己一記重創。
目前,美家買菜的微信小程序已經處于“停運”狀態,界面中看不到任何商品,客服也處于無人應答狀態。
去年,美家買菜CEO王天野曾透露過一組運營數據,稱“美家買菜平臺已覆蓋約31個省市,覆蓋用戶2000多萬人,2019年時總流水約20億人民幣。”與這組數字相對比來看,2019年叮咚買菜的總GMV 超50億元,到了2020年,其單月GMV超15億元。
美菜網與叮咚買菜、甚至整個行業之間的差距已經被拉開了一大截。美菜網希望通過IPO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但IPO并不能夠解決美菜網的生存難題。
還沒在生鮮電商這條路走扎實實現盈利,社區團購的興起對生鮮電商的威脅也不容小覷。依靠更便捷、更高效的模式,社區團購巨頭們搶走了生鮮電商玩家的用戶,不斷擠壓著生鮮電商的生存空間。
社區團購擠進社區
生鮮電商屬于高頻入口,背后牽動著龐大的用戶流量與平臺價值,但基于低毛利高損耗等問題,盈利成為一個難題。加上重資產、重運營的模式帶來的高庫存與高貨損率高居不下,更是增加了美菜網的風險與壓力。
如今,美菜網再度傳來即將赴美IPO的消息,但其這次能否順利成功上市還是個未知數。缺乏核心競爭力、燒錢流血不止、盈利尚沒有答案…… 這些難題顯然不是一個IPO就能解決的。
無論能不能順利IPO,美菜網前行道路上都難題重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