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集團披露企業未來戰略,百貨業態將“失寵”
近日,王府井集團在成立65周年之際召開媒體溝通會,向外界披露了企業未來的新戰略。
王府井集團董事長杜寶祥表示,未來王府井集團將通過“有稅+免稅”雙輪驅動,形成包括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超市、免稅五大業態和自營、電商在內的“5+2”業務模式,力爭三年后購物中心和奧萊業態門店收入占有稅業態收入的比重不低于50%。這也意味著,一直以來作為公司絕對主力的百貨業態關注度將減少。
王府井集團創立于1955年,前身北京市百貨大樓是享譽中外的“新中國第一店”。65年來,王府井集團歷經單店經營、專一百貨業態連鎖發展、多業態規模擴張三大發展階段,現已成為國內商業零售業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集團之一。
目前,王府井集團已在31個城市開設66家零售門店,其中包括32家百貨門店、15家購物中心、7家大型奧特萊斯、12家標準超市以及網上商城等多種零售業態的組合,涵蓋了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超市四大有稅業態。集團年規模銷售超過400億元,年商品銷售額320億元。今年6月,王府井集團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因此,集團未來還將涉及免稅業態。
在媒體溝通會上,杜寶祥表示,未來,王府井集團的業態組合將包括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超市、免稅五大業態和自營、電商,構成“5+2”模式。
在有稅業態方面,重點推動購物中心和奧萊業態發展,布局核心城市、重點區域,并在現有優勢區域推動業態組合發展,堅持輕重并舉方式發展,適當增加自持物業,慎重發展投資類項目。力爭三年后購物中心和奧萊業態門店收入占有稅業態收入的比重不低于50%。在免稅業態方面,全力推動項目落地。
作為國內百貨集團之一,百貨業態一直在王府井集團占據著絕對主力地位。王府井集團2019年年報顯示,來自百貨的營收占比達70%。然而王府井集團的新戰略則意味著,百貨將在集團整體發展中失去絕對主力地位。
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受制于經營模式,百貨業態整體增長乏力,競爭優勢不斷減弱。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百貨恢復速度在各零售業態中墊底。事實上,近年來,王府井集團百貨業態在整個集團的收入占比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因為租約到期,王府井集團先后關閉了烏魯木齊和福州的百貨門店。
“當我們認為這家門店沒有盈利前景,而我們又沒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投入和產出得不償失的時候就不排除關店的可能。”杜寶祥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集團采取“一店一策”,對于經營不好、未來前景又不看好的店該關就關。從杜寶祥的表態中不難看出,未來王府井集團將不排除關閉更多的百貨門店。
在王府井集團的未來戰略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免稅店業務。目前,王府井集團已投資設立了免稅品經營公司,啟動了免稅店經營的相關準備工作。杜寶祥透露,集團正在按照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方向快速組建團隊,搭建供應鏈體系。
與此同時,集團還在全力爭取申請海南離島免稅項目。“公司在發展口岸免稅、離島免稅和市內免稅三種類型上將全面發展,重點布局北京市場。同時,我們將積極擴展國家已經容許開設市內免稅店的核心城市,比如西安和成都。”杜寶祥說,免稅店業務未來有很大的市場空間。而王府井集團做免稅業務的優勢在于65年的國內零售運營經驗、大量的資源和較強的顧客基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