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14家商場2020年業績曝光,賣了超3135億
出品/聯商網&CRR
撰文/王雪
圖片/聯商圖庫
2月9日,聯商網與商業地產志(CRR)聯合發布內地114家商場2020年業績情況。
本次業績調研范圍涉及全國20個城市(不含港澳臺),共114家商場,其中有12家百貨商場,93家購物中心、9家奧特萊斯。樣本數據顯示,2020年,這114家商場總銷售額超3135億元。
與2019年相比,百億業績俱樂部陣容依然堅挺,北京SKP以177億蟬聯內地單體商場業績店王,南京德基廣場摘得亞軍,2020年總銷售額超過了150億,二者同比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業績也紛紛越過了150億的分割線。
其中,SKP依然是中國最吸金的招牌企業,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SKP共迎來1500萬人次客流,銷售額177億元,實現15%的增長,單店銷售額、每平方米銷售產出均為全球第一,坪效之高令人咋舌。西安SKP當年度的增幅同比也高達36%。
樣本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業績50億元(含)以上100億(不含)以下的商場有13家,占比11.4%,其中百貨店5家,購物中心8家。業績40億元(含)以上50億元(不含)以下的商場有6家,占比5.26%,其中百貨店2家,購物中心2家,奧特萊斯2家。業績30億元(含)以上40億元(不含)以下的商場有11家,占比9.6%,其中百貨店1家,購物中心8家,奧特萊斯2家。
聲明:
1、據不完全統計,個別目前暫不公開業績數據的商場,本次統計未收錄。
2、由于統計口徑的差別,部分商場業績除了純零售業績恐還包含其他業績,如租金收入,加上體量亦有所不同,因此本統計僅供業內參考。歡迎補充。
3、源自項目官方確認數據、年報財報數據、網絡平臺已公示3天以上的數據、以及品牌方與第三方數據等。
眾所周知,2020年因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實體零售商業遭遇了沉重打擊,客流業績雙降是不爭的事實。但奢侈品消費卻在這一輪病毒侵襲中幾無損失,反而迎來了大幅增長。
據此前咨詢公司貝恩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勢不可擋》顯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達到3460億元。
這一結論用M型消費結構來解釋更加顯而易見。過去一年,中國M型消費結構更趨典型,奢侈品消費和中低端消費持續拉高,中產消費繼續下降。這在各大購物中心的業績上得到了直觀展現:高端定位的購物中心業績明顯增長,中端項目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聯商網&CRR的調研樣本數據中,2020年,27家商場業績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6家同比增幅在30%以上,包括上海恒隆廣場,杭州大廈、西安SKP、南京仙林金鷹、昆明大悅城、沈陽萬象城,其中上海恒隆廣場的增幅最高,達到了60%,同樣走高端路線杭州大廈、西安SKP、沈陽萬象城等項目增幅都幾乎在35%以上,進一步證明了過去一年奢侈品銷售的一片大好形勢。
上述報告還預計,到2025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伙人布魯諾(Bruno Lannes)表示:“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社交場景產生了很大影響,導致全球奢侈品市場萎縮。然而在中國,有四大引擎支撐了奢侈品消費市場在4月之后回暖,分別是:消費回流、新世代消費者崛起、數字化發展以及海南離島免稅購物。”
年初,海南官方數據透露,2020年全年,海南省離島免稅店實際銷售總額超320億元。據悉,自2020年7月1日免稅新政實施至12月31日,海南離島免稅店日均銷售額超1.2億元,同比增長2倍多,有效消化了疫情不利影響。在海南全省接待旅客數量同比下降2成的情況下,免稅店順利完成全年銷售額比前年翻番、達到300億元的目標。
未來,隨著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和購物體驗的進一步完善,以及新設免稅店的逐步開業,海南離島免稅店的業績有望獲得持續增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