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罡難救糖果巨頭徐福記
來源/牛刀財經
作者/張夏柳
據Fooddaily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20年,糖果市場總規模年均增長率只有2%。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隨著糖果行業日趨落寞,被譽為“糖果大王”的徐福記這幾年業績也很不樂觀,甚至一度被雀巢在財報中歸類為其他收入。
但近期, 在雀巢公布2022年最新年報中,首次披露了大中華地區銷售業績,并表示“糖果業務中,得利于推出咸味零食等一系列的產品創新,徐福記已經實現了高個位數增長!
難道去年換帥之后,轉攻休閑零食賽道的徐福記已經成功煥發“新生”?
01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深陷輿論漩渦
徐福記持續衰落,有個重要原因就是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2012年, 有消費者將徐福記告上法庭,稱徐福記芒果酥、沙琪瑪等多個產品中,違規添加氧化劑TBHQ和BHT。TBHQ和BHT存在高致癌風險,一直都是食品安全法明確禁止添加。
在深圳福田區法院審理下,徐福記一審被判違反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應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然而,徐福記堅持公司并不存在違法行為,產品中的TBHQ、BHT是由于原料帶入造成的。不但以一審事實認定不清提起上訴,并讓廣東省東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出具相關證明,還邀請長江學者向公眾介紹抗氧化劑TBHQ及BHT。
在一系列公關操作下,徐福記算是平安度過了這場危機。
沒想到,第二年,徐福記又因為內部食堂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導致員工集體中毒事件,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當時有員工爆料稱,在食堂用餐時,就曾多次遇到過餐具沒洗干凈,食物發生變質的情況。
徐福記則被認為是對消費者和員工健康熟視無睹的“黑心”公司。
雖然已經屢次因為食品安全使口碑受損,但徐福記卻并沒吸取教訓,反而時至今日,仍時常因食品問題屢上熱搜。
2022年4月,廣州市市場監督局抽查發現,東莞徐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徐福記”法式薄餅,霉菌項目檢測值高達310CFU/g,食品安全法規定餅干中霉菌應≤50CFU/g,霉菌超標6倍之多。
2022年8月,有一位常德網友稱,他自己在本地超市購買了一袋沙琪瑪。拿回家后發現薩其馬有的地方發黑,,掰開一看,原來里面居然含有一根鋼絲,有5厘米長。
2022年12月,長沙市民涂先生購買了徐福記太妃糖招待親朋,沒想到大家在食用時卻發現里面存有活著的幼蟲。
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徐福記的投訴內容更是高達285條,主要圍繞在食品變質、存在異物、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等問題。
其中,有消費者表示徐福記商家態度惡劣,對于問題不管不問。
一名匿名消費者表示,自己于1月2日在天貓旗艦店購買了兩袋酥糖。2月10日打開時,卻發現里面已經爬滿了蟲子,非常惡心。隨后其聯系客服后,卻遲遲都沒得到回應。
作為一家依靠食品立足的品牌,卻接二連三出現安全問題,解決態度也不積極,只是敷衍了事,失去消費者的信任也是自然。
02
需求轉變、管理混亂,徐福記慘被拋棄
彼時,徐福記能迅速崛起,是成功抓住了大陸開放的風口,依靠“新年糖”的理念,迅速找準自己的品牌定位,一躍成為糖果大王。
1997年,徐福記銷售額突破1億元。此后徐福記銷量持續增長,占據了糖果市場大部分銷售份額。截至2013年,“徐福記”連續17年位列國內市場同類產品銷量第一。
銷量走高的同時,徐福記也受到了資本的青睞。
2006年,徐福記成功在新加坡上市。當時創始人之一的徐乘還表示徐福記未來也會在國內上市。
風頭正盛時,徐福記決定積極尋求海外市場,但當時由于品牌影響力小,銷量并不樂觀。
這時恰好雀巢公司投來了橄欖枝,也讓徐福記決定和其合作。據中國商報報道稱,2011年雀巢公司花費17億美元,收購了徐福記60%的股權,成為其最大的股東。
背靠著雀巢,徐福記最初也的確受益不少,在2013年實現了銷售額快速增長,銷售額一度高達60億元。
然而,徐福記并沒能繼續保持高光時刻,業績卻節節敗退,甚至失去“糖果大王”的寶座,市場份額跌到第三。
徐福記業績不佳,和國內糖果市場萎靡有一定關系。近年來,隨著飲食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主張健康飲食,其中多以低糖低脂為主。
中國產業研究院表示,現如今中國人人均年消費糖果只有7公斤,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甚至不及全球人均消費量的1/3。
除了食品安全問題頻出、行業不景氣外,徐福記自身內部管理混亂也存在不少問題。
當時,徐福記會被賣給雀巢,還是創始人徐乘為了品牌持續發展考慮。
在糖果市場,排名前5的企業中,只有徐福記一家本土企業,其他全部都是外資公司。加上糖果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倘若沒有足夠強悍的管理、跟上時代步伐的創新,那么很容易就被淘汰。
雖然有多名徐氏后氏在徐福記工作,但無論管理還是思維都很守舊。徐乘始終沒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可以帶領公司實現創新。
最終徐乘決定把徐福記出售給雀巢,是希望雀巢在人才配備上助力,讓品牌能永久延續下去。
但實際來看,雀巢也沒能為徐福記找到非常靠譜的主帥。
2015年,林焰從徐乘手中接過徐福記總裁一職,雖然積極實施了巧克力策略、加速徐福記電商業務,但徐福記業績依舊不斷下滑。2019年時,徐福記全年銷售額為50億,一度被雀巢歸為其他收入。
隨著林焰退休,蘇強接任成為新CEO,上任時他曾自信滿滿表示:“未來3~5年內,我希望徐福記能成為雀巢糖果全球最大的業務單位!
然而,實施的操作對徐福記而言,始終都是治標不治本,難以解決徐福記問題。
同時,徐福記自身管理層也存在諸多問題。
徐福記早期高速發展時期,員工含量技術低,人才能力水平低下,且中高層多為初創人員,存在人才結構老化嚴重問題。
盡管雀巢曾嘗試對徐福記管理方式進行革新,對員工進行特定主題培訓課,但收效甚微,很難在短期內發生根本性改變。
03
新換CEO,能為徐福記成功續命?
或許是為了挽回徐福記頹勢,2021年12月,來自雀巢旗下太太樂的劉興罡,接替蘇強成為徐福記新一任CEO,此時距離蘇強上任還不足兩年時間。
劉興罡上任后,對徐福記的產品結構和目標群體做了全新梳理,按照“大賽道、高增長、健康趨勢”來布局產品,開始全面進軍休閑食品類賽道。
在去年徐福記成立30周年之際,一口氣推出了30個大類200多個新產品,食品品種多達1400多個。
為了迎合年輕人的飲食觀念,制定了“營養加法、成分減法”原則,先后推出0脂0糖0卡的茶妍輕凍可吸果凍、0蔗糖非油炸的五谷牛奶酥、堅果棒等一系列零食單品。
在媒體營銷上,徐福記不但簽約前頂流藝人龔俊擔當新代言人,同時與抖音合作,營銷IP“品牌嘉年華”,強化“美味聚福氣,天天徐福記”新slogan。
在一系列新舉措積極推進下,徐福記又重新回到了增長軌道,同時實現了高位數增長。據尼爾森零食研究數據顯示,2022年至今,在線下渠道上,徐福記的散糖和散巧高居市場第一,市場份額占比均超過30%,另外散點和散果凍則分別穩居第一、第二。
徐福記電商銷售業績增長也非常喜人。去年雙十一期間,徐福記成功躋身京東、拼多多等多個平臺休閑零食榜單前五,抖音平臺銷售直接翻番。
在出海方面,徐福記表現也很突出。據金融界報道稱,徐福記去年在北美市場同比銷量翻倍增長。銷售網絡增長也很迅速,從2022年年初只有洛杉磯為主的銷售網絡,截至目前其國際市場已覆蓋北美、澳新、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華人及亞洲超市全覆蓋,還新增了沃爾瑪渠道。
然而,雖說徐福記業績正往利好趨勢發展,但其實并不意味著徐福記已經真正擺脫困境。
在休閑零食賽道,早已有零食三巨頭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及來伊份,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對于入局較晚的徐福記而言,想要攻破其筑起的競爭壁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時,休閑零食賽道發展也日趨細分化,雖然徐福記多種類布局,卻還是難以真正占領消費者心智。雖然消費者知道徐福記,但往往卻會選擇另一個主打該品類的品牌。
譬如薯片業務來說,龍頭企業當屬樂事薯片,占據了國內薯片市場57%左右的銷售份額。
查詢天貓旗艦店銷售記錄,截至3月8日,樂事共有6萬+人付款,但徐福記付款人數還不足1000人。
差別之大,顯而易見。
除此之外,在堅果類、短保類蛋糕等賽道,徐福記也難免遇見同樣的困境。
劉興罡上任之初曾表示要將徐福記打造成百年百億公司。但要想這個目標不在現實面前折戟,徐福記還需要迎難而上,才有希望真正破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