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賣場布局規劃的目的
Ø 賣場是零售商與顧客之間,以貨幣與商品進行交換的場所。也是零售商在店鋪內陳列商品供顧客選購的營業場所。
Ø 我們對賣場進行布局規劃,有三個最終目的:
第一,通過賣場的布局規劃,以業態形式反映出零售商的經營定位與特色;
第二,將顧客與店員在賣場的行動路線進行有機的結合,在讓顧客感到賣場商品豐富美觀并易于選擇的同時,也讓店員利于日常工作的開展,從而實現零售商的經營目標;
第三,營造出舒適的購物環境和消費氛圍。
(二)賣場布局規劃的原則
Ø 賣場布局規劃的核心原則:
1、“顧客第一”原則
2、高效利用原則
3、關聯性陳列原則
1、“顧客第一”原則
Ø 賣場奉“顧客為上帝”,因此在賣場布局規劃階段,就應充分考慮顧客一方的因素:
Ø 所在商圈特點 零售業態定位
Ø 顧客消費心理 環境刺激手段
Ø 顧客消費行為 基本動線設置
因素一:商圈特點與業態定位
/商圈形態的五種分類
Ø 商圈的形態可分為以下幾種:
Ø 商業區。商業行業的集中區,其特色為商圈大,流動人口多、熱鬧、各種商店林立。其消費習性為快速、流行、娛樂、沖動購買及消費金額比較高等。
Ø 住宅區。該區戶數多,至少須有1000戶以上。住宅區的消費習性為消費者群穩定,便利性、親切感、家庭用品購買率高等。
Ø 文教區。該區附近有大、中、小學校等。文教區的消費習性為消費群以學生居多、消費金額普遍不高、休閑食品、文教用品購買率高等。
Ø 辦公區。該區為辦公大樓林立。辦公區的消費習性為便利性、外食人口多、消費水準較高等。
Ø 混合區。住商混合、住教混合。混合區具備單一商圈形態的消費特色,屬多元化的消費習性。 因素一:商圈特點與業態定位 (3)倉儲式會員商店,指會員制的倉儲式商店,麥德龍的會員制客戶類似三級批發商,面向社會團體、中小商戶,它的客戶很集中,20%的顧客,購買它80%的商品,它能更好地掌握其顧客的需求。 (4)便利店,是以滿足消費者便利性需求(商品與服務)為目的的零售業態。 (5)百貨公司,是指在一個大的建筑物內,根據不同的商品設立銷售區,開展定貨、管理、營運,滿足顧客對時尚商品多樣化選擇需求的零售業態。 (6)專業店,指以經營某一大類商品為主,并且備有豐富專業知識的銷售人員和適當的售后服務,滿足消費者對某大類商品的選擇需求的零售業態。 (7)專賣店,指專門經營或授權經營制造商的品牌,適應消費者對品牌選擇需求的零售業態。 (8)購物中心,指企業有計劃地開發擁有和運營管理各類業態和服務設施的結合體。 Ø 銷售大眾化的民生必需品; Ø 滿足的是顧客一次性購足的需求; Ø 追求低毛利商品與高毛利商品的占比平衡 因素二:顧客的消費心理因素 因素三:顧客的消費行為 一般來說,每個人一天的消費總是從“食”開始的,通常消費者的購物順序是這樣進行的: Ü 蔬菜水果 Ü 畜產水產 Ü 冷凍食品 Ü 調味品 Ü 面包牛奶 Ü 飲料 Ü 休閑食品 Ü 百貨日用品 因此,對應顧客的消費行為,最為理想的布局整體,應將顧客必買的商品、購買頻率高的商品放在賣場的最里面,以吸引人潮的縱深。
/零售業態的八種分類形式
(1)超級市場,采取自選銷售方式,以銷售生鮮、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為主,是滿足顧客民生必需品方面需求的零售業態。
因素一:商圈特點與業態定位
/零售業態的八種分類形式
(3)倉儲式會員商店,指會員制的倉儲式商店,麥德龍的會員制客戶類似三級批發商,面向社會團體、中小商戶,它的客戶很集中,20%的顧客,購買它80%的商品,它能更好地掌握其顧客的需求。
(4)便利店,是以滿足消費者便利性需求(商品與服務)為目的的零售業態。
(5)百貨公司,是指在一個大的建筑物內,根據不同的商品設立銷售區,開展定貨、管理、營運,滿足顧客對時尚商品多樣化選擇需求的零售業態。
(6)專業店,指以經營某一大類商品為主,并且備有豐富專業知識的銷售人員和適當的售后服務,滿足消費者對某大類商品的選擇需求的零售業態。
(7)專賣店,指專門經營或授權經營制造商的品牌,適應消費者對品牌選擇需求的零售業態。
(8)購物中心,指企業有計劃地開發擁有和運營管理各類業態和服務設施的結合體。
Ø 銷售大眾化的民生必需品;
Ø 滿足的是顧客一次性購足的需求;
Ø 追求低毛利商品與高毛利商品的占比平衡
因素二:顧客的消費心理因素
作為終端零售企業,應以特定目標消費群的消費需求與消費習慣為基礎,抓住消費者在“目標商品尋找”與“現場刺激”兩個方面的心理環節,充分挖掘消費者70%的沖動性購買潛力。
因素三:顧客的消費行為
一般來說,每個人一天的消費總是從“食”開始的,通常消費者的購物順序是這樣進行的:
Ü 蔬菜水果
Ü 畜產水產
Ü 冷凍食品
Ü 調味品
Ü 面包牛奶
Ü 飲料
Ü 休閑食品
Ü 百貨日用品
因此,對應顧客的消費行為,最為理想的布局整體,應將顧客必買的商品、購買頻率高的商品放在賣場的最里面,以吸引人潮的縱深。
因素一:商圈特點與業態定位
/零售業態的八種分類形式
(3)倉儲式會員商店,指會員制的倉儲式商店,麥德龍的會員制客戶類似三級批發商,面向社會團體、中小商戶,它的客戶很集中,20%的顧客,購買它80%的商品,它能更好地掌握其顧客的需求。
(4)便利店,是以滿足消費者便利性需求(商品與服務)為目的的零售業態。
(5)百貨公司,是指在一個大的建筑物內,根據不同的商品設立銷售區,開展定貨、管理、營運,滿足顧客對時尚商品多樣化選擇需求的零售業態。
(6)專業店,指以經營某一大類商品為主,并且備有豐富專業知識的銷售人員和適當的售后服務,滿足消費者對某大類商品的選擇需求的零售業態。
(7)專賣店,指專門經營或授權經營制造商的品牌,適應消費者對品牌選擇需求的零售業態。
(8)購物中心,指企業有計劃地開發擁有和運營管理各類業態和服務設施的結合體。
Ø 銷售大眾化的民生必需品;
Ø 滿足的是顧客一次性購足的需求;
Ø 追求低毛利商品與高毛利商品的占比平衡
因素二:顧客的消費心理因素
作為終端零售企業,應以特定目標消費群的消費需求與消費習慣為基礎,抓住消費者在“目標商品尋找”與“現場刺激”兩個方面的心理環節,充分挖掘消費者70%的沖動性購買潛力。
因素三:顧客的消費行為
一般來說,每個人一天的消費總是從“食”開始的,通常消費者的購物順序是這樣進行的:
Ü 蔬菜水果
Ü 畜產水產
Ü 冷凍食品
Ü 調味品
Ü 面包牛奶
Ü 飲料
Ü 休閑食品
Ü 百貨日用品
因此,對應顧客的消費行為,最為理想的布局整體,應將顧客必買的商品、購買頻率高的商品放在賣場的最里面,以吸引人潮的縱深。
2、高效利用原則
Ø 顧客動線的設計
Ø 賣場布局的空間利用
Ø 磁石點的設計
Ø 賣場區域定位
顧客動線設計
欲知怎樣賣,先知顧客怎樣走!
顧客動線的設計
——讓顧客順著你的思路購買商品
思路一:向右轉
思路二:百貨→食品→生鮮
向右轉
正常情況下,消費者走進賣場后,都喜歡往右邊走。人們并不是向右急轉彎,而是很隨意很平穩地就轉過去。我們應在入口處的右前方陳列那些最能吸引主要顧客群體,或商店最想推銷的、毛利相對高的商品。
與右偏性行走習慣相伴的,是人們用右手向右邊取物的習慣。因此我們應該把主推商品擺在顧客所站位置的右側。比如,當我們要在一列貨架上同時陳列普通商品、品牌商品和我們正全力推銷的商品時,就應該按從左至右的順序來加以排列。
人們如何移動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它卻在無形中決定了商店的布局。能否把握人類的移動習慣,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店鋪能否獲得高額利潤。
賣場布局的空間利用
(1)利用人的視覺效果,將高貨架與低貨架的交叉使用,增加立體空間效果:
Ø
Ø
Ø
(2)突破直線陳列,強調異型效果,減輕顧客視覺疲勞:
——斜線陳列:小家具區
——回型陳列:文玩區、家居用品屋“我愛我家”
——店中店:功能性陳列——“愛嬰屋”、女士內衣區等
(3)通道的有效設置:
單層賣場面積 | 主通道寬度 | 副通道寬度 |
200㎡ | 1.2-—1. | 0.9— |
1000㎡ | 1.5-- | 1.2— |
2000㎡ | 2— | 1.2— |
5000㎡以上 | 3— | 1.5— |
整排貨架長度不宜超過
磁石點的設計
第一磁石點:主題促銷區(地籠/地堆)
第二磁石點:主通道兩側端架(TG)
第三磁石點:副通道末端
第四磁石點:副通道中段、末端端架(TG)
名稱 | 位置 | 陳列商品 | 陳列要求 |
第一 磁石點 | 主題促銷區 | 銷售好的商品;高購買頻率的商品;主力商品 | 有量感 |
第二 磁石點 | 主通道 兩側 | 最新商品;季節性商品;明亮、華麗的商品 | 具有強烈的視覺吸引力引導顧客進入賣場深處 |
第三 磁石點 | 副通道末端 | 特價商品;高毛利商品;高周轉商品;季節性商品 | 刺激顧客購買欲,留住顧客,吸引顧客進入副通道 |
第四 磁石點 | 副通道 中段/末端 | 突出量販主推單品 | 利用特殊道具(如拱門)、大量陳列顯著的pop |
賣場區域定位
面積分配標準:
營業面積:后臺面積=8:2
自營面積:租賃面積=7:3(6:4)
部門面積分配(量販店):
生鮮 (不含日配) | 食品 (不含日化) | 非食品 | |
銷售占比 | 13% | 38% | 49% |
毛利占比 | 12% | 9% | 17% |
面積占比 | 25% | 30% | 45% |
各課面積分配
區域 | 占比 | |||
賣場面積 | 80% | |||
收銀線 | 6% | |||
倉庫 | 12% | |||
辦公室 | 2% | |||
合計 | 100% | |||
課別 | 占比 | |||
生鮮處 | 25% | |||
10 | 熟食 | 2% | ||
11 | 水產 | 4% | ||
12 | 蔬果 | 13% | ||
13 | 面包 | 4% | ||
14 | 精肉 | 2% | ||
食品處 | 30% | |||
15 | 日配 | 7% | ||
20 | 酒飲 | 5% | ||
21 | 沖調 | 3% | ||
23 | 糧油 | 7% | ||
24 | 休閑食品 | 8% | ||
百貨處 | 45% | |||
21 | 日化 | 10% | ||
31 | 家庭用品 | 7% | ||
32/33 | 文玩用品 | 4% | ||
34 | 家用電器 | 2% | ||
36 | 非季節性服飾 | 10% | ||
37/38 | 季節性服飾鞋 | 9% | ||
58 | 化妝品 | 3% | ||
合計 | 100% | |||
入口處——吸引顧客進店,配置主題型季節促銷區(特別是標準超市)
※主題區——放在賣場深處,吸引顧客向賣場縱深
※端架區——高毛利商品,低價優質商品,強化價格形象,激發購買欲望
※排面促銷區——活化陳列,吸引顧客向貨架深處行進
※堆頭區——盡可能少做一般性的堆頭,讓供應商來做更多的特殊陳列
※花車(地籠)——花車通常用于非食品部、紡織部
b、供應商營業外收入
c、避免超市的同質化,顯示本超市特色
3、關聯性陳列原則
1、按照顧客的購買習慣進行關聯性布局;
如:生鮮區:果蔬與肉類相關聯
熟食與面包相關聯
2、按照商品組織結構表進行關聯性布局;
如:醋與醬油、紡織品區與服裝區
3、同一通道陳列同一類商品;
4、利用店中店進行功能性關聯陳列:
寶寶樂:嬰兒用品、孕婦用品、奶粉等
三元區:所有售價三元的商品集中陳列于此區,量販促銷。
一個課,乃至一個店的布局與動線,都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適時地對單位現行布局與動線規劃進行診斷,并有計劃、有步驟合理地對單位布局與動線進行調整,是單位主管的工作責任,也是實現單位經營目標的重要任務。
Ø 何時是對本課布局與動線規劃進行調整的時機?
• 季節性商品結構調整
• 歷史數據體現小分類銷售占比發生變化
• 主推目標商品設定
• 每檔期磁石點布置
• 配合全店布局與動線調整需要
• 有關主題促銷區(第一磁石點)商品,我有何建議?
• 檔期內本課哪些商品應該陳列在主通道(第二磁石點)?為什么?
• 哪些是應該陳列在副通道中段和末端(第三、四磁石點)的商品?對于引客進入本課“腹地”有幫助嗎?
關于磁石點設置的幾點注意
Ø 避免主通路中的堆頭陳列過多。這完全打亂了顧客在賣場中行走的路徑,再加上橫向通路,使顧客分流嚴重。 調查數據表明,與入口處呈斜對角線的最里面的顧客通過率最低。另外,店內最里側主通路的通過率也很低。這與賣場主通路的高通過率形成鮮明的對照。
Ø 除出入口部分的第一磁石點外,首先應減少第二磁石點主通道中的大量地籠、地堆陳列。其次,將賣場中的三條橫向通路減少為兩條,延長貨架區的商品陳列線。再次,拓寬店內主通路和副通路。
Ø 如果超市對延長通道或第一、第二磁石點沒信心,就可以證明它對自己的商品結構、陳列和生動化沒有信心,那就不是布局的問題了。去過宜家的人都知道:宜家標準店都只有一條主通道,沒有副通道(至少沒有明顯的副通道),顧客進去就只能從頭逛到尾。如果你想起剛才有什么商品沒看仔細,就只能延原路返回。這說明它有堅實的商品和陳列基礎,不太擔心顧客會厭煩。
Ø 當然,有人會反駁說:端架和堆頭都是供應商交納費用的“黃金點”,取掉一條橫向通道等于砍掉了1/3端架,主通道堆頭的減少更是不可忍受——這會導致多少的收益損失?但是對于不同時期的超市,營業外收入要分別看待。如果在超市數量少、區域壟斷度高的時期,顧客別無選擇只能到這家超市,那么獲取大量端架和堆頭費用無可厚非。但區域競爭加劇、價格戰此起彼伏,你難道希望顧客那么快就從超市出去嗎?你以為那么多的端架都有人注意嗎?如果這時你還靠費用生存,不顧需求將端架賣給那些并無熱點商品的供應商,那就很危險了。
Ø 因為柱子較多,合理運用包柱的手段,既能美觀陳列,也能保證營業外收入的收取。
多站在顧客的需求角度考慮
有無提出生動化布置或進行突出陳列標識的需求?
Ø 布局與動線規劃好后,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維護與管理?
動線管理,是賣場整體性,每一課以本課為基礎,起點出發而達到整體賣場暢通為目的。
1、動線管理的目的:動線規劃是以顧客很舒適且很快速的能到達賣場任何一個角落;
2、動線管理的要求:在動線上不可存在任何障礙物,造成顧客走動上的不方便,形成人為死角;
3、動線管理的具體做法:
⑴嚴禁在動線上促銷陳列及堆放庫存;
⑵避開高峰期補;
⑶上架補貨后立即撤離搬運工具及紙箱;
⑷發現動線上有任何障礙物,立即撤到規定地方;
⑸動線上障礙物未及時撤離責任區,員工負主責;
⑹非責任區員工及時撤離障礙物給予鼓勵、表揚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