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就是有錢,在國內也找不到收購標的”。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傳媒博士、體育BANK創始人安福秀認為,中國體育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弱、產業里的公司規模太小,才導致像萬達集團這樣的公司不得不采用迂回的辦法,先到海外去收購盈方體育傳媒集團(Infront Sport & Media,以下簡稱“盈方”)這類強品牌。
本月3日,有消息稱萬達將全資收購盈方。這一消息目前已確認屬實,本月10號萬達將為此召開發布會,向外界披露交易細節。
一個月內,萬達買了馬競,又買了盈方。
有關收購的傳言,起于去年11月。當時有外媒援引市場消息人士的話說,至少有包括萬達在內的2家中資機構考慮競購盈方。他們的競爭對手中,還有美國私人股本集團普維投資(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這家PE基金以投資媒體和教育見長,在美國曾收購過數家體育營銷企業,在中國則曾投資視頻網站愛奇藝。
總部位于瑞士楚格(Zug)的盈方,成立于2002年,目前是全球五大體育營銷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體育電視內容制作及轉播公司,這家公司分銷了2002年和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的部分轉播權,以及2010年和2014年世界杯的亞洲轉播權。該集團亦分銷中國職業籃球聯賽(CBA)的媒體權。
今年以來,這已經是萬達在體育領域的第二個投資。此前的1月21日,萬達正式收購西甲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20%的股份,出資額為4500萬歐元,進入俱樂部董事會。
一年多、數家爭奪
外界猜測,萬達此次收購盈方的報價為10億歐元。這擊敗了普維投資。
但據公開資料,2013年盈方的營收估計約在6億歐元左右。此前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曾報道,盈方對外的收購報價超過9億歐元。據此,萬達10億歐元的報價,也并不離譜。
有消息人士向騰訊財經《資本論》透露:交易之初,盈方內部對是否引入中國投資機構有爭議,“曾有四位高管不愿在交易合同上簽字”,這影響了萬達的收購進程。上述消息人士稱,從已經達成交易上看,這些爭議應該都已解決。
據騰訊財經《資本論》的了解,實際上早在一年多前,盈方就爆出有出售的意愿,其間先后有十幾家投資人跟其有過接觸。
盡管在全球體育產業里有重要位置,盈方仍免不了幾年就被“倒手”的命運。2011年,倫敦私募股權集團Bridgepoint以約5.5億歐元買下盈方,并承擔了其債務。此次與萬達接洽的,應該是Bridgepoint。對此,盈方向媒體表示無法證實。
而盈方之所以會接受萬達,很可能是由于“國際市場看好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起草人鮑明曉預測,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而目前,中國體育消費只有歐美的1/30。而反觀歐洲,由于整體性的經濟增長放緩,導致體育消費減少、缺乏內需拉動,其體育產業增長也在放緩。
安福秀認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中國公司和財團效仿這一途徑,通過收購國外俱樂部和品牌,將資本注入體育產業。“中國企業在體育產業上的布局大多如此:先買一個俱樂部,再買一個好的運營公司,實現資源的對接。”萬達只是其中最好的案例。
圍繞收購:猜忌與懷疑
對于此次收購,有一種相當普遍的猜測:萬達旨在為中國2026年申請世界杯提供幫助。
眾所周知,盈方在歷史上正是通過代理與銷售國際足聯的生意而逐步壯大的。同時,盈方的現任CEO菲利普·布拉特恰恰是國際足聯主席塞普·布拉特(Sepp Blatter)的侄子。
這種關系在一開始,就頻受猜忌與懷疑。據《金融時報》報道,曾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中方人士稱,收購方在商談中就表達了這樣一種擔心,即一旦國際足聯的領導人發生變更,盈方很有可能會失去世界杯的獨家銷售權。
目前國際足聯向盈方授予了2015年至2022年期間在亞洲26個國家及地區足球賽事轉播的獨家銷售權,包括其間的兩屆世界杯。除此外,在冬奧會項目所歸屬的7個國際體育協會中,盈方代理了其中的6個。基于后者,外界也認為,萬達收購盈方,將直接助力北京、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
但歐迅體育總裁朱曉東認為,這個判斷很難成立。他的理由有兩個:首先是中國官方從未啟動申辦程序,其次“通過收購一家版權買賣公司,很難看出對中國申辦世界杯會產生什么積極影響”。更何況國際足聯正深陷2022年世界杯主辦國卡塔爾賄選的丑聞。
冬奧會或許也可以沿用這樣的邏輯。此次收購也被寄望能提升中國體育行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比如安福秀就認為,借由盈方的影響力,中國體育在國際上將會有更重的話語權,“這個交易打開了一個窗口”,她認為,在未來全球性的體育產業中,中國不再只是一個看客,而是一個戰略參與者、甚至是主導者。
“我最關心的是,此次收購能給中國的體育產業帶來些什么。”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內業者說,他認為短期內很難有什么改變,因為國內大部分的賽事資源“依然掌握在政府手里”。
萬達圖什么?賺錢、布局
有人甚至懷疑盈方并不能為萬達賺錢,一家體育公司老總解釋說:盈方這么多年為何沒能上市?因為這是一個項目性公司。“從現在的商業模式角度來看,暫時看不到他們能夠給萬達帶來什么直接的效益。”
安福秀則持不同的看法,“萬達在分銷轉播權方面肯定有利可圖。”比如國際足聯在巴西世界杯上的總收入為40億歐元,其中超過3億收入來自出售轉播權和市場開發權。
若萬達將版權與院線等資源結合,則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比如將2018年世界杯帶進電影院,帶動廣告銷售和門票售賣。在巴西世界杯前,萬達曾跟央視合作、多次向廣電總局申請在院線播放世界杯,但未被允許。此外還會有影視制作、主題樂園開發等的可能。
無論冬奧會申辦是否成功,盈方都將在其中分得一塊大蛋糕。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趙英剛在此前公開表示,中國會努力爭取到2022年達到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使得中國成為開展冰雪項目人口最多的國家。據調查,歐美發達國家的滑雪人口占到總人口的30%,而中國即使是基礎最好的北京,目前滑雪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也不足5%。
歐迅體育總裁朱曉東認為,萬達看重的是盈方在世界杯賽事轉播權銷售和代理資質,還有盈方多年來在該領域積累的經驗和人才資源。
考慮到萬達的未來轉型,這一點尤為重要。據公開報道,萬達要向“生活消費及文化娛樂綜合性平臺提供商”轉型,截止到2020年,形成商業、文化旅游、金融、電商基本相當的四大板塊。同時王健林也指出,萬達要定位為一個跨國企業,這表現在到2020年,其1萬億的資產、6000億收入、600億的凈利潤,其中20%要來自海外。
只是耐人尋味的是,萬達的收購踩上了政策節點。去年12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文,以下簡稱“46號文”)。46號文首次并列強調體育產于與體育消費,并將此定位為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內需、增加新的消費增長點以及增強國家凝聚力和國家文化競爭力的綠色朝陽產業。
業界普遍認為,這標志著中國體育產業市場化發展黃金時代的全面到來。安福秀表示,在這個大背景下,無數資本想要進入這事實上也是這次萬達能夠完成這個收購的大背景和可能性。
(騰訊財經 楊倩)
網易財經2月10日訊 萬達正在為其體育產業持續投入。繼入股馬競不到一個月,萬達今天上午在北京再次宣布重磅并購:由萬達集團牽頭并購盈方體育傳媒集團100%股權,盈方是全球第二大體育營銷企業。本次并購由萬達牽頭,三家機構及盈方管理團隊參與,其中萬達出資10.5億歐元,控股68.2%。
據公開資料,盈方總部位于瑞士,是全球最大的體育媒體制作及轉播公司之一。該公司所擁有版權的媒體轉播總時長高達每年4000賽事日,日均轉播賽事超過10個,所播賽事涵蓋25個體育項目。
盈方的業務中,足球和冰雪運動領域為其強項,排名全球第一。盈方與國際足聯、德國等國家級足協、意甲等聯賽、AC米蘭等俱樂部均有合作。在中國,盈方擁有中國男子籃球聯賽CBA的市場權益資源和媒體版權。
在經營情況方面,根據萬達資料,盈方近年業績良好,2014年收入超過8億歐元,并且已經鎖定一些至2018~2022年的合作合同,能確保穩定增長。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收購盈石的原因多樣,盈石在體育產業擁有最高端最上游的資源,可以與萬達現有產業資源結合,為萬達的項目增加人氣,拉動增長,也可以在國際上提高知名度,幫助萬達的國際化。
“俗話說文體不分家,中國體育產業目前規模約3000億元,與60萬億元的GDP規模相比可以忽略不計,而且目前體育市場主要集中在體育服裝和體育器材制造上,并不是純粹的體育產業,未來體育產業市場廣大。此次收購盈方讓萬達一躍成為世界龍頭體育企業,”王健林說。
據了解,在本次收購中,盈方管理團隊出資3000萬歐元。王健林表示,職業經理人能拿出這么多錢不容易,顯示了盈方管理團隊對萬達和中國市場的看好。萬達已經給盈方定下兩位數的高增長目標,還將配合一系列激勵手段。
王健林表示,萬達的目標是5年后文化集團實現1000億收入,做大文化產業靠自我發展太慢,主要途徑還并購。萬達今年還會有至少兩個文化領域的重大并購宣布。(網易財經 李芊)
galiz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