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4年,在市場大環境不斷惡化,國家反腐力度逐漸加強,地區性競爭日益激烈(惡性競爭層出不窮)的前提下,門店之間的經營同質化愈演愈烈,在顧客的需求選擇之間,門店缺少能夠影響顧客心理判斷的品類和產品組合,沒有特點靠一味的拼價格造成利潤的大幅下滑,因此大部分門店2014過得并不好,在這樣的基礎上如何做好2015成為我們每一個零售人考慮的問題,個人以為有以下幾個要點:
1、大型綜合體類型門店需要加強顧客的體驗,加大娛樂性、餐飲性項目的比重,重點產品類操作一線品牌,讓顧客購物的過程成為一種消遣,讓感受更多一些,同時可在重點可覆蓋的社區設立微型體驗店,主推產品類服務,方便顧客;加強顧客支付型業務操作,采取合作的方式彌補自身網絡平臺的不足(雙十二就是一種嘗試),讓線下線上盡可能同步。
2、傳統型購物中心則必須詳細分析自己的品類結構模式,并針對性進行品類結構的調整、組合,適應市場需求突出你的特色和目標品類,因為產品的高大上你比不上綜合體,產品的性價比你比不過專業店,在這樣的環境中要想活下去只有進行結構轉型。例如:擴大停車場面積,加大如餐飲、娛樂性項目的品類規模占比,開拓網絡實體店面,加強同品牌的店中店的模式合作,加強專業化的品牌促銷操作,增加門店便利性、服務性項目,給顧客提供更多的方便,堅持走中端品牌路線等。
3、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路線。利用百貨店的原有影響力,在門店覆蓋的商圈范圍內開設微型店,形成一個中心店,眾多微型店的網點模式,占領顧客消費的最前沿,同時發展020模式,迎合網絡消費進而影響你商圈顧客消費習慣,穩定自己的商圈結構。
4、促銷活動方面。改變一味的價格戰模式,適度降低價格在活動中的份額,把提升顧客體驗、購物過程感受和服務品牌化打造作為重點;改進活動的方式、方法,增加趣味性、針對性,準確自己的經營定位,只去影響、號召你需求的顧客,而不是全部的顧客;加強關聯性的活動合作,例如門店同品牌餐飲店、加油站、連鎖機構等進行合作,彌補自身經營品類的不足,實現互利共贏,提高自身影響力和集客力。
5、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精神要求最終在員工行為上實現一致的體現,但是當下員工是浮躁的、不穩定的,對自己企業的文化認同度低,每一個門店、企業都面臨這樣的情況,這也是門店業績提升慢、活動效果差、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因此加強員工企業文化的建設在當下尤為重要,要打勝仗后勤保障要先行,因此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度決定企業的運行質量和工作效率,進而影響企業發展。
6、服務是除產品之外最重要的輔助項目,任何時候任何環境對服務的要求都不能降低,并根據不同品類特點制定不同的服務要求,做到服務特色化、人性化、品牌化(海底撈的服務)。
轉型的過程是蛻變的過程,也是企業決心和毅力的體現,在生死之間相信零售老板們都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大膽改革的氣魄,當下市場適者生存,需求決定消費,方式決定生存,機會決定命運,相信大家在總結2014后面對2015,既是挑戰更是機會,讓我們踐行2015!
中雨- 該帖于 2015-1-4 9:3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