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臨近一年一度雙11購物潮,隨著近年來電商猛發力,許多實體零售商在節前會呈現出“虛假繁榮”的景象,大波消費者涌入,試穿服飾,鞋類產品但最終選擇去網店購買,展廳現象尤為明顯,SAP【行業觀點:展廳現象:不要一味降低損失,盡可能增強互動】報告對此現象做了詳細的分析,供業內人士參考。
在歐洲
很多零售商發現通過移動設備瀏覽他們網站的流量比例不斷攀升,尤其是正在光顧實體店的客戶。
根據一項針對2000來自法國、德國、瑞典以及英國的消費者的研究表明,42% 的智能手機用戶曾使用手機比較實體店價格,并且有 13% 的消費者最終在別處購買。
德國智能手機用戶的購買習慣或許能反映歐洲其他國家/地區(英國、北歐和西班牙)也正經歷電子商務和智能手機業務的成熟期。2012 年6月,德國掃描QR 碼的智能手機用戶已上升至智能手機用戶總人數的18.6%,與2011年相比漲幅為128%。
幾乎每5 次掃描中有4 次用戶都能發現新的產品信息。2012年10月,83% 的德國網民訪問了網上零售商店并且在這種店內平均逗留 77 分鐘,與 2011 年相比漲幅達33%。
盡管其他因素也能決定消費者是否在零售店通過智能手機比較價格,進而發掘有價值的信息,但不可否認的是零售業已掀起一股強勁的變革浪潮。
在韓國
韓國的網絡和智能手機使用率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盡管起步較晚,但是韓國的智能手機普及率目前已占其人口的50%以上,并且每100位居民中就有高達 91位開通了移動寬帶(4G)業務,這一數字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并且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甚至沒有進入前 10 名。
當此類設備和寬帶的使用率達到類似韓國的應用水平時,便可支持新的零售體驗,如 Tesco 為首爾地鐵乘客打造的零售體驗。Tesco在首爾地鐵站安裝了一面虛擬商店墻,消費者在上班途中可在此通過掃描商品代碼進行購物。這些商品會在他們晚上回到家時送達。在展廳現象時代,這堪稱未來多渠道零售業的典范。
在智利
2012 年,新興市場電子商務指數排名前5的國家中有3個均位于拉丁美洲。中國不出所料排名第1,巴西、智利和墨西哥均位列前5。
巴西的年網絡銷售額達106億美元,是拉丁美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墨西哥以 12 億美元的年網上銷售額居第二,與第一名相距甚遠。
盡管市場規模較小,無法與其他排名前五的國家相提并論,但是智利在諸多方面表現最為成熟。智利的網絡覆蓋率達到90%,其中高達71% 的人群會在網上購物。平均每個家庭的年網上消費金額為158 美元,而在拉丁美洲的其他國家,該數據僅為44 美元。該國的手機普及率達到了115%,也就是說每位居民擁有1 部以上的手機。
除韓國以外,智利的地鐵乘客也是最先有機會體驗Tesco虛擬商店墻的群體之一。智利的最大零售商Cencosud 正在圣地亞哥的兩個地鐵站中試行類似方案。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率在未來幾年里的不斷飆升,網上零售達到一個臨界規模,我們期望全球和本地供應商能夠推出大量外圍服務,包括價格比較網站和應用。如此一來,展廳現象趨勢將指日可待。
●調查結果
(聯商網獨家,版權: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