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前言:yahoo近日發布了一篇Jeff Macke的文章,簡短有力的闡述了近期星巴克咖啡零售價增長的真實原因。有些時候漲價真心和原材料成本無關。
對于一些愛喝咖啡愛好者來說,又迎來了黑暗的咖啡調價。沒錯,星巴克宣布美國門店漲價后正式生效了。
部分星巴克美國店內的咖啡價格上漲了5美分至20美分不等。此外,從7月開始,星巴克門店內出售的各類星巴克袋裝咖啡零售價也將上漲1美元到9.99美元不等。
上個月,JM Smuckers和Folgers也上調了咖啡價格,當然他們漲價有個很冠冕堂皇的理由——物價飆漲。
給人第一感覺就是咖啡漲價只是通貨膨脹的一個信號,從這個角度來討論的話則會延展至銀行低利率帶來的各種危害層面,隨即將這些不利因素轉嫁到美國消費者的頭上。
盡管去年咖啡的零售價已經增長了很多,但還是比2009的價格低了近50%。實際上,自4月南非的干旱氣候并沒有如我們擔心般對咖啡豆的種植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實際情況是咖啡豆原料價格還跌了近20%。
筆者也是一名“資深”的咖啡粉絲,當然最討厭漲價這一類破事兒了。但我們要看清楚漲價的主因,主要分兩種:
1.受到原材料進貨等不可抗因素而被迫提升價格才能繼續經營下去。
2.沒有遇到不可抗因素,企業主只是意識到他們可以通過單純的漲價獲得更多的利潤,而消費者愿意為漲價買單。這就是市場經濟,也可稱之為“資本主義”。
星巴克此次漲價的主因明顯不是上述所講的第1點,我們都知道星巴克運營成本中只有10%的份額真正來源于“咖啡的成本”,目前公司銷售的咖啡也基本“自給自足”。此外,這此漲價只是針對部分杯型的咖啡,所影響的顧客占其總顧客數量約20%的比重,所以,星巴克的漲價并非出于原材料成本問題。
當前,單杯咖啡及食品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而星巴克還沒有想到更好的銷售方式,所以這家總部位于西雅圖的咖啡巨頭決定把部分杯型的零售價還原至2013年4月的同期水平。
星巴克的此次漲價就是一次賭博,他們把賭注壓在那些忠實點“超大杯”咖啡的消費者身上,堅信即便漲價,這群顧客依然對星巴克不離不棄。這并不是什么值得宣揚的事兒,愛喝的人自然繼續買,不甘心的可以選擇其他便宜的咖啡不是嗎?
(聯商網獨家編譯,轉載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