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低頭族”、“拇指王”成為一個新的群體標簽。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機“依賴癥”,而解決此癥,也有不同的“良方”。
據媒體2月26日報道,為了讓顧客回歸“用餐的初衷”,意大利餐廳掀起了美食“寧靜風”。多家餐廳幫食客保管手機,屏蔽電話信號,還與政府聯合發起“無手機”計劃。
在餐飲界,不僅意大利這么做,美國也推出相關服務。據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一家名為Eva的餐廳規定,交出手機就餐,立享5%的優惠折扣。
過度依賴手機往往產生不良影響,打亂生物鐘、導致疾病多發。不僅如此,一味依賴手機還會給人的心理和社交帶來嚴重影響,據英國的一項調查警告,數字化時代的人們越來越依賴手機,導致新一代人面對面溝通和交流能力退化。而其危害遠不止這些,手機還成為引發交通事故的“指尖上殺手”。
據日本《讀賣新聞》2月27日報道,2013年全年,因在徒步或開車時使用手機發生車禍被送治的人數,僅東京都就多達36人,其中1人死亡。
為了減少由于看手機引發的交通事故,各國都做出了嘗試。美國新澤西警方出臺新措施,對邊看手機邊過馬路的行人處以最高85美元的罰款。
除了造成溝通障礙、引發交通事故,手機依賴癥也導致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長期暴露在電磁波下,約3%-5%的人會患上電磁波敏感癥,出現疲勞、頭暈、失眠等癥狀。為應對手機依賴低齡化趨勢,各國學校都推出相應措施。
愛爾蘭的小學規定,學生進校后關機并交給教師,放在專門柜子保管,離校后才能開機;英國濱河小學則規定,學生帶手機必須由家長提前填寫同意書,方能獲得學校批準。
然而治愈“拇哥與食指齊飛,抬眼共低眉一體”的手機“依賴癥”,最好的醫生應該是“低頭族”自己,他們應該有效使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奴役。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