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Z Top 100最具價值的全球品牌排行采取了最綜合的品牌價值評定法,由 Millward Brown Optimor每年研究發布,它折射出當前全球以及各國的經濟狀況、價值導向。
BrandZ關注這些品牌在市場上通過銷售產品或者提供服務能生成的收益和利潤。
本次調查中發現:
▲源自于數字的革命:消費者隨意性消費及支付過程中的思考令品牌商非常困擾。
▲新一代的更替:意味著不同的期待和需求。
今年在眾多知名品牌中,蘋果成為最大的贏家。品牌價值增長了84%達到1533億美元的水平。將往期霸主谷歌擠在身后。
●2011全球品牌價值增長最快的20強:
星巴克的品牌價值增長了40%,這主要得益于兩年前重歸首席執行官職位的Howard Shultz不斷的品牌革新及關閉大量業績不佳的門店。在他的帶領下,星巴克提升了傳統咖啡店的消費體驗,除了市場上反應不錯的星巴克速溶咖啡外,其積極的全球多渠道拓展也成為品牌發展的亮點。
不景氣的房屋市場逐漸恢復帶動了宜家28%的品牌價值增長,隨著經濟的緩慢復蘇讓快餐業(必勝客去年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確實可圈可點)、保險、奢侈品業(由巴寶莉86%的品牌價值增幅為代表,其次還包括愛馬仕、卡地亞、雅詩蘭黛)都看到了新發展契機。
●各分類中的品牌綜合價值增幅表:
●附:2011全球品牌價值Top100排行榜
注釋:
*可口可樂(Coca-Cola)的品牌價值包括旗下的Lites, Diets 和 Zero
**Deutsche Telekom正在重命名品牌的過程中,將其業務合并/組成為 T-Mobile, T-Home 和 T-Systems
***Budweiser的品牌價值包括Bud Light
****百事(Pepsi)的品牌價值包括旗下的Lites, Diets 和 Zero
注釋:
*****任天堂(Nintendo)品牌價值包括Wii 和 Nintendo DS
******索尼(Sony)的品牌價值包括 Playstation 2 、Playstation 3, 還有PSP
*******紅牛(Red Bull)的品牌價值包括無糖紅牛 和 紅牛可樂
Source: Millward Brown Optimor (including data from BrandZ, Kantar Worldpanel and Bloomberg)
Toya編譯/制作,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于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