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刺客波司登的“僅3克絨”傷人傷己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
撰文/李鐳
每年的冬天,波司登似乎總能沖上幾次熱搜,在高價格之外,最近的“700元羽絨褲僅3克絨”再度被全民熱議。
微博熱搜顯示,3克絨話題閱讀量高達2500萬。有消費者表示,該款羽絨褲“只有大腿根部一塊有羽絨填充,大腿中部到腳都沒有,就是一層皮的滑雪褲,幾乎沒有充絨,很薄”。
不少消費者也對此表達諷刺:“波司登意思是一斤棉花一斤鐵當然是棉花輕啦;波司登的絨是黃金啊;避雷波司登羽絨服了,買的貴還偷工減料;3克是什么意思,那衣服里是什么東西,我身上粘的貓毛都不止三克。”
波司登的3克絨羽絨褲成了“高價刺客”,在當前現實消費環境亟待提振的情況下,也不難理解消費者的憤慨。
然而,針對這一事件,波司登客服僅表示,“絨跟絨之間不一樣,我們用的絨朵,沒有雜質,在克數上會輕。”
據了解,波司登官方旗艦店在售的羽絨褲多達20余款,除兒童款外,劵后售價在339元至1137元,其中,劵后售價339元的“冬季新款男士外穿加厚保暖羽絨褲”,充絨量按照羽絨褲碼數遞增為25克至38克;劵后售價1137元的“冬季男士時尚鵝絨運動雙板滑雪羽絨褲”,充絨量按照羽絨褲碼數遞增為50克至64克。
不少媒體查詢發現,市面上其它品牌的鵝絨褲,充絨量普遍在20克以上,有的甚至達80克。而最新消息顯示這款3克絨羽絨褲“已售完”。
至少從目前來看,波司登官方似乎并沒有針對此次事件作出詳細解釋,僅僅以一個客服的一兩句話抽象概念解釋,顯然是難以服眾。
波司登應該詳細回應消費者對于3克絨羽絨褲700多元合理性的依據,為什么我的產品就是物有所值?為什么我的絨跟市場上大多數的絨不一樣,我的絨好在哪?其他的絨是什么雜質?以通俗易懂且極其準確的回復讓外界信服。
只有以公開透明的方式第一時間重視消費者的質疑聲,一家知名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誠度才可以得以持續。
作為我國羽絨服領域的知名品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消費者對波司登的吐槽也不少,截至12月27日,波司登的投訴量有1684條,已完成1378條;近30天投訴量有223條,已完成54條。
在產品質量方面,有消費者12月27日投訴稱,“11月份買的波司登新款,在一年維修期范圍內,弄上了油污,咨詢了波司登客服表示都可以洗掉,洗不掉可以進行售后,但現在寄到維修處無人聯系,并直接要寄回。買了一個月只穿了一次不至于不維修吧,為什么不處理。”
還有消費者同一天也投訴,“2024.11.17趁雙十一活動在京東波司登買了一件羽絨服,拿到手后未及時檢查。12.9號準備穿發現吊牌是被人已經拆過的,后又被手動扣上去的。我找京東客服,要給個說法,畢竟一千多塊的衣服,不能買到二手的,客服說他們沒看到實物,認為是假的不承認,說補貼十五元給我,我當初因為天氣冷看表面沒什么問題就著急穿想算了。后面穿了兩次,發現只要身體有溫度,就有很重的鴨毛味,我就暫時沒穿,后上網搜索可以小程序寄過去售后維修,25號拿到衣服,今天又穿發現還是有很重的鴨毛味,我已經嘗試過兩次拯救辦法,在通風處曬了幾天,還返廠維修,現在還有很重的鴨毛味,完全不能穿。現有兩個問題:1、新衣服拿到手是二手的衣服,吊牌被人拆過還系上去,客服不承認,補償十五元。2、只穿過三次,很重的鴨毛味道,完全不能穿,穿出去也會被人聞到笑話。現在只想退貨退款,我可以返還15元。”
即便屢屢被質疑高價刺客,且投訴不少,但波司登的業績證明了其市場優勢仍不錯。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波司登實現營收88.04億元,同比增長17.8%;凈利潤為11.30億元,同比增長23%,這兩項指標創歷史新高。具體來看,波司登的品牌羽絨服主業實現收入60.63億元,同比增長22.7%;貼牌加工管理業務的收入23.19億元,同比增長13.4%;多元化服裝業務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21.3%。
換言之,羽絨服銷售占據波司登收入近七成。一方面消費者對于波司登的認可度不低,這也是公司發展壯大的基礎,但另一方面只有真正用心對待消費者,真材實料,解答疑惑,提升性價比,才能在未來的行業激烈競爭中取得勝利,成為更受外界尊重的企業。
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中國羽絨服市場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逐漸從追求單一的保暖功能向時尚、多元化發展,推動了羽絨服市場的持續繁榮。預計2024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將突破227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超過15%。
艾媒咨詢的調研數據顯示,89.36%的消費者購買過羽絨服。其中,超九成的羽絨服消費者擁有兩件及以上;消費者的購買頻率主要集中在2-3年購買1件(57.7%)。羽絨服消費者可接受的羽絨服價格集中在200-1000元區間,其中401-600元占比最多,價格太低(200元以下)或太高(1500元以上)都不在大部分消費者考慮范圍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