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精釀啤酒行業發展展望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鮑躍忠
啤酒是一個相對大眾,也相對比較小眾的行業。在酒類里邊,它的噸位是最大的。全國大概有不到四千萬噸,大概人均消費在30升左右。在酒種里邊體量還是比較大的。它是酒和飲料的一個復合體。啤酒是酒和飲料中間的一個產物,既有飲料的屬性,也有酒的屬性。
(一)
我們先來看一下整個行業。
中國啤酒總銷量大概3800到四千萬噸,大體經過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它是一個15度角兒的增長,一直在增長,也就說中國啤酒在2013年之前是一直增長的。
這個增長,包括銷量的增長、噸位的增長。在這個時間段,人們會講的一句話叫做啤酒“賤”如水。在2013年之前,啤酒的總量是非常大,喝酒像喝水一樣,價格也像水一樣,比較便宜。
也正是因為這種野蠻的增長,導致了整個行業,它的戰略重心就放在了如何提高產能、降低成本,導致整個的產品同質化比較明顯,大家拼命的去生產一些拉格啤酒,我們現在經常講的水啤。用拉格啤酒、水啤這種產品來去滿足消費。它的特點就是價格比較便宜,但是,口味兒比較單一。
各個廠家的特點,因為降低成本時間久了之后,很多小廠就慢慢的被打倒或者被收購了。最后形成了今天的五大巨頭,雪花、青啤、百威、燕京、嘉士伯。這五大巨頭,占整個行業90%的份額。地方品牌已經基本出局了。
第二個階段:2013年,出現了一個拐點,整個行業達到了5000多萬噸的一個銷量之后,就開始了連續八年的下滑。
這種下滑在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在開始的前三年,很多企業認為是不可持續的。大家還沉浸在過去的節奏里邊,幻想未來還會回到增長的軌跡上邊去。但是沒有想到,從2013年開始,整個行業進入了一個連續八年的下滑。
在這八年下滑的過程中,整個行業的戰略方向發生了變化。規模的大門關閉了,但同時也誕生了另外的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就是進口啤酒。進口啤酒的萌芽是在2010年左右開始井噴式增長的。
進口啤酒和國產啤酒在產品上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進口啤酒五顏六色、千變萬化。它的濃度比較高,口味比較重,顏色比較深,形成和國產啤酒的差異化對比。
在2010年左右出現了另外一個品類,這個品類叫做精釀啤酒。精釀啤酒和進口啤酒有相似點,又有不同。精釀啤酒起源于美國的一個概念。美國的富二代,在財務自由之后,為了追求一些變化,追求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開始搞一些烏托邦生活,開始慢慢的去嘗試自己釀,隨心所欲的去釀酒。
在中國是2010年左右,有美國留學的一些人,在美國受到教育之后,慢慢的帶到中國來了。開始還沒有精釀啤酒這個說法,最后找到了這個詞。
目前來看,精釀的特點是有市場,但沒有標準。目前精釀的市場占比還不算高,畢竟拉格啤酒占整個中國啤酒的95%以上。
目前來看,精釀啤酒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它的主要的品類是以白啤和黑啤為主,包括一些果味啤酒,當然黑啤的比例不高。
(二)
當行業從2013年開始下滑的時候,整個行業都在思考怎么辦,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很迷茫,還幻想著會回到從前。
經過了八年的連續下滑磨難之后,行業發現,回到從前的可能性沒有了,所以這個時間,行業開啟了第二個戰略窗口,就是高端化。
高端化是一個什么樣的特點呢?行業的銷售額和利潤這兩個指標,一直在增長,這兩年一直處在一個增長的狀態。
規模沒有了,打開了第二個窗口,那就是利潤,整個行業開始向高端化邁進。
在高端化邁進的過程中,龍頭企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包括雪花、百威、青啤,如果這些企龍頭企業不去把自己的戰略槍口兒瞄準高端化,整個行業將還是處在一個啤酒賤如水的階段。
進入高端化賽道之后,整個行業進入到另一個層面的競爭,表現是優化產能、去調整產品結構、去做品牌、漲價等一系列動作,通過各種手法,把自己的利潤指標,調整到一個合理的階段。十年前雪花的利潤還是幾個億,現在雪花已經達到幾十個億。
當然,高端化帶動了精釀的發展。如果沒有高端化,精釀的發展空間就不會產生。畢竟精釀從原料,從制造工藝的角度來說,成本比較高,如果沒有一定的價格空間,很難生存。高端化,是精釀繁榮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精釀發展的一個大舞臺。
(三)
判斷未來的精釀啤酒發展會怎么樣?
第一精釀是高端化的一個必要陣地。所有的啤酒巨頭現在來看的話,都已經進入了精釀這個陣地,大家把精釀作為高端化的一個重要品類。
五大巨頭,包括國內有一點規模的企業,都已經全部跳入了精釀這個池塘里邊去了。
最終誰能留下,還需要市場來說。
第二:各零售企業,包括有流量的零售企業,包括一些餐飲企業也都進入了精釀這個賽道。像海底撈有自己的精釀啤酒,盒馬也有,美團也在做,鍋圈也在做,一些酒類連鎖企業像1919都在做自己獨立的精釀啤酒品牌。
第三:現在來看,看不到它的天花板。畢竟現在還是在一個井噴式增長的狀態。行業的高端化窗口并沒有關閉,會給精釀帶來足夠的發展空間。
第四:這兩年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啤酒的主要消費渠道很單一,餐飲店、酒吧。餐飲渠道占據整個行業60%的市場,零售店占的比例不高。
通過這兩年口罩等消費習慣的一些變化,家庭消費比例變高,零售渠道啤酒的比例在變高。前段時間我去河南的一個零售企業,我發現啤酒在他們企業能占到10%的比例,還是非常可觀的,尤其是易拉罐以及一些罐裝的產品,以及一些短保的生鮮啤酒,在零售渠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精釀啤酒在零售渠道還是有發展空間的。
最后強調一點:
未來我的判斷,整個啤酒行業:
第一:行業的高端化還會繼續,還會是未來三到五年的一個重點。
第二就是精釀化:會出現更多的啤酒企業,進入到這個行業,給市場提供越來越多不同的、有創新性的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
第三是新鮮化:隨著流通技術越來越高,啤酒也在越來越貼近生產日期,新鮮化會越來越強。因為啤酒畢竟是越新鮮,越好喝。
第四是社區化:會圍繞一些特定人群或圈層,出現一些特制或特定的啤酒。甚至會出現一些專門定制的一些產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