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零售行業似乎迎來巨變的一年。在騰訊、蘇寧和京東攜手入股萬達商業的同時,京城零售巨頭王府井(600859)也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巨大變動。
1月30日晚間,王府井公告宣布北京首都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首旅集團”) 與王府井東安實施合并重組,將王府井東安的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給首旅集團。作為“北派百貨”代表的王府井,近年來一直以開分店的方式開疆擴土,隨著控股股東王府井東安并入首旅集團,又會發生什么變化?
王府井無償并入首旅
在國內多家民營零售企業以合縱連橫的模式大刀闊斧深耕市場之際,北京市國有商業企業也順勢拉開了零售行業的整合大幕。
1月30日,北京首都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王府井東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召開重組大會,宣布兩家企業實施合并重組。王府井東安的國有資產無償劃轉給首旅集團,王府井東安保留獨立法人地位。
王府井百貨公告顯示,本次無償劃轉前,國管中心持有王府井東安100%股權;本次無償劃轉后,首旅集團持有王府井東安100%股權。王府井東安為王府井百貨控股股東,目前持股26.73%。
王府井百貨在公告中表示,本次無償劃轉事宜不涉及上市公司,亦不會對上市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構成重大影響,控股股東和最終控制人均未發生變化。
資料顯示,王府井東安成立于2000年9月,由原王府井集團和北京東安集團合并而來,以百貨零售為主業。王府井東安旗下擁有上市公司王府井。而首旅集團成立于1998年2月,旗下擁有上市公司首旅酒店(600258.SH)、首商股份(600723.SH)和全聚德(002186.SZ)。
根據首旅集團2017年三季報數據,集團總資產786.82億元。而王府井東安旗下的上市公司王府井2017年三季度末總資產為208.58億元。此次合并后,首旅集團將有望成為千億級的商業帝國。
其實,此次首旅和王府井重組之前早有預兆,而這也可以從近幾年王府井的高層變動和兩家公司的發展策略方面看出端倪。
資料顯示,2016年,首旅集團副董事長、總裁劉毅接任王府井董事長一職,似乎已為這次重組做好了人事鋪墊。此前,甚至還有消息傳出,首旅集團旗下商業板塊首商集團將與王府井進行合并,共同打造北京商業的“旗艦”公司,而首旅集團則專心發展旅游板塊。不過,對于這一消息,首旅集團內部人士一直未予以確認。
激活王府井?
“此次王府井能與消費群體定位比較精準的首旅集團強強聯合,無疑會將增速中的王府井再次引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有業內觀察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目前王府井的零售網絡覆蓋華南、西南、華中、西北、華北、東北、華東七大經濟區域,在28個城市開設47家大型百貨商店。
“然而進入近兩年,雖然王府井百貨一直以第三次創業者的身份再次出發,但其發展速度似乎并沒有此前顯得耀眼。”另有零售行業的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在超市、大賣場、購物中心、便利店等新業態在中國大肆跑馬圈地的時候,王府井卻一直固守著百貨業態的傳統業務模式,沒有及時進行業態融合和深度轉型,在固守和堅持中錯過一次又一次機會。
上述零售行業的人士對記者分析說,雖然說王府井百貨占據著中國第一商街王府井大街的核心之位,但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似乎并沒發揮最大功效。北京人不去逛,外地人只是參觀、拍照,其尷尬地位最終成為王府井百貨的真實寫照。
“特別是經受近兩年快速崛起的電商的直面沖擊,無疑使王府井百貨有些無所適從,雖然一變再變地創新,但似乎并不能阻擋這個零售巨頭的逐漸落寞。”有業內營銷人士對記者分析說,而此次牽手首旅集團,在重新定義高端,打造適合自己的流量人群的基礎上,無疑不是掙扎中的王府井百貨最好的選擇。
其實,王府井作為計劃經濟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大型百貨商業,盡管在股份制改造之后連鎖經營、快速發展,但從一開始,它的體內就流淌著國有資本的血液,而在與首旅集團強強聯手的背景下,王府井百貨的核心功能或許再次被重新激活,在資本和新模式的助力下,王府井百貨或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在首旅集團新流量和新的發展模式的助力下,能否再度重新激活迷茫中的王府井百貨,對此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