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創業(0291.HK)3月20日發布的業績公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集團2014財年的凈虧損達1.61億港元(約合1.28億元人民幣),而2013年度為凈利19.08億港元(約合15.24億元人民幣),負增長108%。這是華創自1992年借殼上市以來第一次出現盈利虧損。
凈利潤大降約20億港元(約合15.98億元人民幣)主要受收購樂購(英國最大的零售連鎖企業Tesco的中國門店)影響,不過,集團管理層仍然預期Tesco的合資公司于未來三至五年可達收支平衡。
通過改善營運效率來降低零售業務的虧損是華創當下的首要之務,主要策略包括整合后勤部門、統一供應鏈的商品采購來節省成本,以及利用合資優勢,發展全球采購、自有品牌產品、會員卡管理及客戶關系管理的先進技術以刺激現有客戶。
華潤萬家整合樂購已初見成效,樂購華南門店減虧幅度明顯。此前,在2014年11月和12月,華潤萬家南區及華北區門店分別與區內的樂購門店完成了銷售系統切換,及商品、采購、庫存、財務等方面的對接。
中國內地消費政策、來自電商行業的競爭也對盈利造成了沖擊,影響零售業務同店銷售同比下降了2.6%。華創計劃今年推出電商業務,首席財務官及執行董事黎汝雄在業績發布會上稱,將于今年的6、7月份推出電商試點,再根據試點效果決定推廣速度。“現在十個有九個做B2C的,都在虧損。”他表示。因此他希望公司在電商業務上要穩健發展。
這一日程表已經比之前公布的計劃有所推遲。在2月8日舉行的華潤萬家紅色六角星新Logo換標儀式上,華潤萬家CEO洪杰曾表示,華潤萬家2月6日在深圳開始內測其電商平臺“e萬家”,預計在3月底正式上線,以深圳為試點。
電商發展會對傳統零售業帶來一定的沖擊,黎汝雄提到了合作伙伴Tesco差異化競爭的應對嘗試——Tesco在英國減少了家電產品,增加了諸如眼鏡這種被電商替代不了的產品,還增加了餐館和咖啡廳來綜合運營。他認為,這是華創今后可能會走的道路。
與此同時,華創表示,將重視拓展較小型的店鋪,如超級市場、專業店及便利店,以配合2015年上半年正式推出的電商業務。此外,華創將放慢大賣場的開店速度,而部分現有大賣場將縮減店鋪面積及轉型成為較高檔次的V+新業態門店,專注經營生鮮食品,并提供更多租賃空間以滿足個別地區消費需求的改變。
盡管年度盈利出現首虧,但是受益于旗下其他業務表現良好,比如啤酒業務雪花啤酒營業額增長4.5%,飲品業務華潤怡寶同比增長35%,華創的營業額還是保持了15%的增長,德銀發表報告重申對華創“買入”評級,目標價19.7元。
(界面記者何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