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湖區民生實事項目已經敲定,今年將實施老舊住宅區綜合整治項目、公交場站建設項目、防洪減災項目、校園食品安全工程項目、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提升項目、“三河”清理項目、生豬養殖戶轉產轉業項目七大民生實事項目。
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
生態環境漸成老百姓關注的焦點,今年南湖區的七大民生實事項目中的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提升項目和“三河”清理項目與改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
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提升項目中,該區將建立“一部門統籌、一條線管理、屬地負責、以塊為主”涵蓋鎮區、公路、河道、村莊四大區域的城鄉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新機制,目標是解決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中職責不清、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消除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促進全區環境衛生面貌進一步提升。
今年南湖區把“三河”清理項目列入民生實事項目重點實施,“三河”是指黑河、臭河、垃圾河這三種“問題河道”,要通過積極治理,消滅垃圾河,明顯改善黑河、臭河水質,今年要完成108條80.5公里“三河”整治任務,加大清淤力度,全面清除河岸兩側垃圾,全面封堵區域內各類排污口,加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力度,深化“河長制”,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對有條件的“三河”開展生態護岸、綠化。
幫助養殖戶轉產轉業
去年,通過“三改一拆”,南湖區共拆除違章豬舍7860戶,約200萬平方米,養殖戶不養豬了,需要有其他收入來源,為了幫助、指導養殖戶更好地轉產轉業,今年南湖區將生豬養殖戶轉產轉業項目列入民生實事項目,對生豬養殖戶意向轉產轉業的,南湖區推出相應的招聘崗位,提供技術服務和政策引導,推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開展專場招聘會,進一步引導和組織轉產戶從事二、三產業和發展生態高效農業,穩定農民收入。
今年的目標是推廣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確定一批“萬元千斤”模式暨生態高效農業示范基地,建立區級十大首席專家定點聯系制度,聯結基地,聯系農戶,定點服務,摸清當前農民需求情況,定期推出一批工作崗位,召開專場招聘會,開展農戶轉產轉業專場培訓。全年計劃培訓農村勞動力5000余人次(含技能),確定6家“萬元千斤”模式暨生態高效農業示范基地,推出生豬養殖戶轉產轉業專場招聘會20期,推介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
綜合整治老舊住宅區
南湖區老舊住宅多,有的管道破舊,有的沒有實施雨污分流,有的缺少綠化,影響著居民的生活環境。因此,老舊住宅區的綜合整治連續多年被列入該區的民生實事項目。去年,有8個老(舊)住宅被列入改造范圍,共改造面積約23.96萬平方米,通過綜合整治,綠化面積多了,健身設施有了,坑坑洼洼的路面變得平平坦坦了,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今年老舊住宅區再次被列入南湖區民生實事項目,5個街道共規劃了7個改造點,改造總面積約3.5萬平方米,改造內容是老舊住宅區的道路、地下管道、綠化等,并增加雨污分流、小區封閉等設施和健身設施,在有條件的整治點還要增設停車位。這項工程將于今年5月份正式開工,年底前完成。
校園超市要100%品牌連鎖
校園食品安全心系千萬家。今年南湖區把校園食品安全工程項目列入民生實事項目,內容包括建設中小學食堂大宗食品采購平臺,改造提升中小學食堂,校園超市品牌連鎖,建立和完善監管機制,目標是達到中小學食堂的大宗食品通過資格準入的形式、招標定點數家規模較大的配送單位,為公辦學校中小學食堂所需的成品和半成品等食品統一配送,全區公辦學校中小學食堂均達到B級以上標準,校園內超市100%實現品牌連鎖,實行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全過程監管,提高學校食堂的透明度。
此外,要實施公交場站建設項目,為了方便群眾出行,要新建首末站和港灣式候車亭,目標是新建首末站3個、港灣式停靠站6個、候車亭182個、站牌設施316個。還要實施防洪減災項目,今年要全面完成陳棲圩區一期(陳良圩區)整治工程,整治面積1.038萬畝,投資2400萬元,新建堤防、水閘、閘站、涵閘泵站、泵、排水渠道等。
(來源:南湖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