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12個部門印發了《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將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分為三級,并強調,嚴禁行“物流園區之名”搞“商業地產”之實。
規劃: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分為三級
《規劃》將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分為三級,確定北京、天津、武漢、鄭州、合肥、長沙等29個城市為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石家莊、宜昌、襄陽等70個城市為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三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則由各省區自行確定。
“另外,在一些重要物流節點,仍然缺少設施齊全、服務能力較強的物流園區。”發改委負責人表示,有的物流園區缺乏政府的協調和推動,面臨規劃、用地、拆遷、建設等方面的困難。有的物流園區缺乏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和盈利模式,園區服務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
現狀 “物流園區”變“商業地產”
對于物流園區存在的問題,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相關建設發展有待規范。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積極推進物流園區規劃和建設,但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部分地方脫離實際需求,盲目建設物流園區,片面追求占地面積和投資規模。一些市場和物流企業以物流園區的名義圈占土地,行“物流園區”之名,搞“商業地產”之實,與物流園區的發展宗旨背道而馳。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去年9月發布的《第三次全國物流園區(基地)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各類物流園區共計754家。各地扎堆修建物流園區熱情高漲,攤子一個比一個鋪得大,卻不能掩蓋物流園區空置率高、亂象頻出的事實。
有媒體報道稱,記者近日在江蘇無錫西站物流園區走訪中看到,在這家以鋼材等工業生產物資為主要流通資源的大型物流園中,一些項目處于閑置狀態,門可羅雀甚至人去樓空。
該報道還稱,利用物流園區的規劃進行圈地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不少物流園內具有生活公寓、星級商務酒店等配套,儼然成為成熟的房地產項目。
也有業內專家指出,除了地方政府超前規劃、引導不當,圈地是物流園區過剩的重要誘因。
(來源: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