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大家耳熟能詳,“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她曾經是城市的建設者,通過商業消費帶動城市區域繁榮,再以此反哺商業持續發展。彼時萬達廣場以工業化的復制能力為人所熟知。
標準化、均一化、規模化,以萬達廣場為代表許多我們熟悉的購物中心都是“麥當勞化”的典型例子。但社會麥當勞化下,隨之席卷而來的是城市商業空間的一場極其嚴峻的同質化。
而今人們開始追求個性化體驗,不再滿足于標準化體驗,渴望在日常中體驗到非日常的生活,希望獲得新奇與熟悉、刺激與安慰等個性化的情感體驗。于是,消費者導向的“迪士尼化”,即迪士尼的生產原則被應用到社會各領域的過程。主題化、個性化、多樣化,“整個商場就像一個大公園、就像一個大舞臺。”萬達,也開始了“迪士尼化”的革新之路。
憑借規模擴張過程中對城市空間的諳熟,萬達洞察了增量轉化為存量的趨勢,也成為國內發力輕資產運營的先行者。不斷探索輕資產定制化,如今的萬達,正向 城市運營者 的角色轉變。通過差異化、顛覆性的場景,豐富有趣的內容,挖掘著城市商業的新可能,成為人們身邊的 美好生活中心 。
坐落于北京海淀區五棵松商圈的第四代萬達全國旗艦產品——五棵松萬達廣場承襲了迭代更新后“強體驗”“新場景”“趣空間”的基因,突破購物中心邊界,將消費與生活、娛樂、社交三大場景進行有機融合,在迪士尼化的趨勢下,這一超30萬平方米大體量創新改造項目,將詮釋新時代高品質有態度的社交方式和生活理念,成為區域內的沉浸式體驗中心、都市社交新中心和生活方式新地標,開啟萬達廣場的新序章。
空間印象自參與五棵松萬達廣場項目開始,與萬達團隊的合作中離不開一個關鍵詞,“產品創新”。消費市場極其多元的當下,購物中心更應跳出傳統框架和固有套路,去購物中心化,更新傳統盒子商業定義,讓主題化成為常態化,讓商業空間娛樂化、景點化、文旅化。
五棵松萬達廣場圍繞“文化與藝術的精神棲息地”的項目定位,探索商業與文化藝術空間的有機結合,打造商圈內差異化商業模式,將潮流、文化、情感、社交、藝術融入到商業空間中,構筑全面鏈接精神文化價值的引力場。
實體商業場景的邊界需要不斷拓寬。我們為項目打造兩大主題空間——位于6層的「天空花園」和B1層的「地心引力」,營造不同于既有場景的沉浸式探索力。
在頂層的打造上,賦予場域更多想象,打造不一樣的“天空”和不一樣的“花園”。不止于空間審美和達成商業功能,更是使消費者達到本能、代入和反思性體驗的遞進,產生深度的情感連接和思維認同。圍繞多元藝術、空間策展、情景社交及沉浸光影四個維度,通過藝術化手法融合自然生態氣息與未來科技感,讓體驗境界升華,喚醒都市人群精神生活覺知,重塑自然美學新想象和對未來生活方式的追逐。
而“地表”之下,所有人都無法抵擋的“地心引力”,以賽博朋克風勾勒“地心”、“洞穴”等形態的未來科技空間,營造探索神秘地心世界的空間體驗,呈現富有活力的年輕品牌內涵,將文化、藝術、潮流進行多元化融合,成為創意打卡點。策略型規劃室內街區的空間關系、利用多重主題化場景打造,提升消費者吸引力及回訪價值。場景化的室內空間,獨具地下城風格但靈活多變,創造主題化活動,品牌聯動等多樣性和可能性。
從400+時代到第四代萬達廣場,再到五棵松萬達的“非標準化”,萬達對商業空間的重新解構和場景思維恰好詮釋了當下商業創新發展的方向,不止于滿足消費生活的第三空間,更朝著城市時尚文化基地、先鋒藝術領域等多維空間擴展,成為“不被定義”的購物中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