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筆者分享了《為什么商家需要做異業(yè)聯盟?》一文,很多粉絲私信讓我盡快更新下文,本文主要分享商家聯盟平臺項目“天商聯盟”的商業(yè)模式。
回顧前文的觀點,為什么商家需要聯盟,是基于“獨立不孤立”的商業(yè)理念:
新商業(yè)時代,獲客與銷售仍是零售商經營的根本。
商家首先要“獨立”,將公域流量引入自有平臺,
構建店鋪私域流量池,逐漸沉淀超級用戶。
在此基礎上,迎合“共享”發(fā)展趨勢,
拓寬銷售渠道,融入“不孤立”的商業(yè)共享體系。
擴大流量池的同時,獲得來自聯盟商家,
及其他商家等更多渠道的商業(yè)資源,實現抱團發(fā)展。
“天商聯盟”就是筆者公司(全渠道技術供應商)推出的,平臺通過整合獨立經營的B端商家(品牌商+供應鏈)、實體店、銷售員等資源,賦能B端掌握更多資源,融入到不孤立的聯盟平臺,達到抱團取暖,平臺用戶共享,互利共贏目的。整編:新零售顧問黎代云,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侵權。
商家社群聯盟模式圖(天商聯盟)
其商業(yè)模式包括三大核心:
區(qū)別于第三方消費平臺廣告購買、流量分成規(guī)則,天商聯盟致力于打造商業(yè)共享平臺,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目標,通過多種形式促進商家抱團發(fā)展,為商家構建合作共贏的聯盟生態(tài)。
基于用戶位置,利用LBS定位,“附近的店”欄目集中展示距離用戶一定范圍的商家。
按品類聚集多元化商品,如進口跨境商品、國內零售、餐飲、服務等,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提升增量。
商家間以顧客資源置換和聯合營銷做寬、做大銷售,平臺不參與商家之間的流量分成。
平臺集中展示所有商家發(fā)布的內容,包括專題、資訊、直播、百科、視頻等。
不同商家所舉辦的營銷活動信息,集中展示在“發(fā)現”欄目。
異業(yè)聯盟平臺五大聚合
天商聯盟以社群運營為核心,充分發(fā)揮“人”的價值,結合各種互動玩法與營銷手段,由淺入深分級運營,為消費者打造品質、便利、實惠、信任的消費社群。
銷售員(門店導購/店長/達人/行家/消費創(chuàng)客),擴大銷售員規(guī)模,提升實體店坪效。(K店推廣+視頻直播+經驗分享+產品評測等)
通過線上營銷,培養(yǎng)顧客成為關鍵意見領袖,引導線下到店參與探店活動,加強店鋪認知并積極宣傳。(探店活動+培訓教學+活動報名)
利用線上線下營銷方式,引進不同意見領袖,借助其IP、特長及影響力,參與平臺及商家的推廣與營銷。(圈子互動+發(fā)起活動等)
商家聯盟平臺本質是消費社群
借助天商聯盟平臺社群,通過多元的共享能力,賦能門店,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以共享生態(tài)實現更多流量變現,聚合更多商業(yè)資源為商家提供更多服務做增量。
會員在聯盟平臺其他商家店內消費,會員擁有相同的資格同平臺通用,用戶均可享受會員價及對應服務。
商戶/門店之間可互相分發(fā)營銷卡券(優(yōu)惠券、代金券、禮品券、福利券),聯盟與商戶,商戶與商戶之間活動協(xié)同營銷。
商戶的積分可按比例兌換為平臺積分,商戶之間積分互通。
平臺整合更多商業(yè)資源,共享新零售系統(tǒng)、供應鏈、營銷方法、金融等,聯盟共贏。
天商聯盟商家中會員可隨意購物,會員所屬商家獲得傭金,商戶之間合作共享用戶,用戶價值最大化。
商家聯盟平臺共享機制
筆者近期接觸多個客戶,想整合資源搭建平臺,但最大的擔憂是:商戶有各自的私域會員,為什么原意和平臺共享?說難聽點就是,我自己的私人數字資產,為什么原意“貢獻”出來給你們?
針對這個問題,筆者下文分享個人觀點。
天商聯盟項目一縣一店內測
———————————————
關于小編:新零售顧問黎代云,擅長方案咨詢:新零售/社交電商/天商聯盟(商家異業(yè)聯盟);新零售系統(tǒng)推介(分銷小程序/APP/UPOS/中臺ERP開源+定制+SAAS)。涉足行業(yè):
1、賦能型聯盟平臺(商業(yè)地產/縣域電商/城市商圈/垂直品類/區(qū)域綜合/協(xié)會商會)
2、近場型新零售門店(生鮮/便利店/超市/服務業(yè)等)
3、連鎖型新零售品牌(進口跨境/母嬰/鞋服/化妝品等)
4、社交型新零售平臺(社區(qū)團購/社交電商/協(xié)會/媒體等)
期待認識更多商業(yè)/零售圈內朋友,交流商業(yè)模式、軟件系統(tǒng)。
未經許可,同行勿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