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遲宇宙和聯想的PK受到了很大關注。其中遲宇宙質疑的一點是聯想的國際化收購,我覺得是站不住腳的。聯想對IBM ThinkPad的收購,對于中國PC企業走出去的意義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聯想的國際化主要是“走出去”,不是一個雙向的國際化。什么是雙向的國際化?那就是既要走出去,也要引進來。最近,京東登陸紐約時裝周,以及開通美國時尚館,讓我非常關注,因為這意味著終于有互聯網企業開始踏出雙向國際化的步伐了。
從米蘭到紐約,京東時尚踏出雙向國際化步伐
2月17日,在紐約時裝周的主秀場之一的PIER59 STUDIOS,上演了一個特別的時尚秀。京東攜手張馳、郭瑞萍、李坤、潘怡良、卡希爾5位設計師和他們的原創品牌亮相,演繹了一場以“新浪漫主義”為主題的大秀。同時,京東宣布開通美國時尚館,眾多美國品牌的服飾上線銷售,給國內的消費者提供了直接購買美國大牌服裝的機會。
我記得,在去年9月,京東就登陸米蘭時裝周,那也是中國電商第一次登頂世界時尚之巔。從米蘭到紐約,京東的時尚和國際化步伐走得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堅定。伴隨著時尚秀,京東的生意也在開遍全球,去年9月和12月,京東分別開通了意大利時尚館和韓國時尚館,讓更多的世界大牌得以通過京東來到中國消費者跟前。
所以,無論是亮相紐約時裝周還是米蘭時裝周,京東的這一切都不是普通的走秀,而是一個標志,預示著京東在服裝這個品類上撕開了國際化的突破口,而且這個突破是不尋常的,因為它是既包括“引進來”,也包括“走出去”的雙向國際化。
引進來:消費升級與供給側改革下的順勢之舉
先說說引進來,京東登陸紐約時裝周和米蘭時裝周,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讓世界時尚界、服裝界認識京東、了解京東。然后,通過開通有針對性的時尚國家館來進行招商,吸引越來越多的世界頂級品牌入駐京東,與中國消費者進行親密接觸,給他們提供高品質的購物體驗。
正如我之前反復強調的,近些年來中國消費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就是消費升級。消費者不再只是一味的盯著價格,而是更注重商品和服務的品質,這對應的是淘寶的“淘”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人們更加喜歡的是精品、進口商品。相對應的,現在供給側改革成為主流討論的話題,也是因為消費者需求變化了,但是供給側沒有跟上,所以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而其中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點就是要適應消費升級趨勢,適應品質化的需求,給消費者提供品質化的商品和服務。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京東在服裝品類上的策略正確。早在幾年前,京東在服裝品類上就確立了時尚化的發展策略,不僅通過舉辦時尚秀來樹立自己的時尚形象和品牌,而且不斷引進知名的國內外品牌來為消費者提供精品服飾。從去年開始更是將時尚化升級為國際化的時尚,因此,京東在服裝品類上能夠連續登頂米蘭和紐約的世界時尚之巔并不偶然,都是源于戰略的提早布局,也是消費升級的順勢之舉和供給側改革的先鋒部隊。
走出去:切入上游環節幫助中國品牌走向全球
再來說“走出去”,如果說引進來相對容易,那么走出去才是最為困難的。這時候,就顯現出一個企業的責任感了。我記得劉強東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他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國際化,就是幫助中國品牌走向全球。沒想到率先實踐劉強東的夢想的是服裝品類。
京東的時尚發光體計劃,通過京東攜手歐洲設計中心共同打造,舉薦那些才華橫溢、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設計師登上國際頂級時尚舞臺。這其中,很多都是中國原創的設計師品牌。可以說,京東的時尚發光體計劃通過切入設計這個服裝的上游環節,幫助中國原創的設計師和原創品牌走向國際舞臺,實現走出去的夢想。
記得劉強東曾經提出一個十節甘蔗理論,意思是京東希望通過給不同環節提供價值,從而吃掉更多節的甘蔗。意即京東不僅要做交易環節,而是要切入到消費環節的上下游。對照來看,京東時尚發光體計劃不就是這樣嗎?借助這個計劃,京東不僅僅只是銷售服裝,而是通過扶持設計師走出去,為他們創造了更大的價值,從而也將切入上游的設計環節,與設計師進行深度捆綁(京東開通了設計師頻道),也獲得更大的價值。
有意思的是,京東的切入上游和走出去,也對國外的傳統服裝業和時尚秀帶來了思維的革新。在這次紐約時裝周上,京東推出了“即秀即買”的方式。據了解,紐約時裝周的舉辦方在今年1月宣布,將打破時尚界長達一個世紀以來辦時裝秀的老規矩,對紐約時裝周的舉辦日程做出重大調整,不再嚴格按照“先秀后買”的節奏讓消費者在時裝秀后苦等4-6個月,而是讓時裝秀與新款時裝上架銷售同步。沒想到,短短一個月后,京東就率先實現了這個設想。估計國外的時裝界沒想到電商能夠有如此強執行力,時裝秀由此改變,不再只是那么高冷,而是更貼近消費者。
為什么是京東的服裝品類率先突破?
就像我上文中提出的,為什么第一個走出雙向國際化的是京東?為什么是服裝品類?第一個原因也是上文中提及的,是其戰略的正確以及持續的堅持。因為洞察到消費需求的變化,所以京東提出了時尚戰略和全球化的戰略,而且持續不斷的堅持執行。例如就拿時尚秀來說,從2014年1月9日第一次舉辦時尚秀,到將時尚秀形成系列,兩年來京東舉辦了四屆時尚秀。這四屆時尚秀,詮釋了京東在時尚化戰略上的不斷深化和邁進,兩年邁上四個大臺階。
第二個原因,我覺得是京東的企業基因。淘寶崛起于價格敏感的淘時代,阿里借助平臺的輕模式迅速做大;而京東的重模式從一開始就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無論是自營模式還是自建物流,都讓其可以把控用戶消費的各個環節,所以從開始京東就將核心競爭力放在品質上。在今年的年會上,更是提出“新經濟,新秩序”,京東希望用品質重塑電商新秩序的思路非常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京東走向時尚,走向國際化就不難理解了。具體到服裝品類,一直是京東和天貓pk的前線,相比其他品類更要堅決徹底的進行品質化建設,堅決徹底的走向國際化。
總而言之,京東在服裝品類上依靠對消費趨勢的準確把握,在時尚化、全球化戰略上的持續堅持,終于讓自己不斷登頂世界時尚之巔。而無論是中國原創設計師給國際時尚舞臺帶去的中國風,還是京東帶來的“即秀即買”新模式,都用走出去帶給世界時尚界以震動。借助在時尚方面的突破,京東順勢連續開通時尚館,吸引更多時尚國際大牌入駐京東,讓中國消費者與時尚大牌親密接觸。引進來+走出去,這一切都是良性循環,也進一步強化了京東在服裝品類上的差異化優勢,也為京東與阿里在服裝品類上的pk天平上進行持續加碼。
南冥一鯊(微信公眾號:southsharker,個人微信號:southshark2002):解讀行業發展的大勢,揭示新聞背后的真相,總結互聯網化的經驗教訓。關注南冥一鯊,在這里讀懂互聯網,因為知大勢,方能贏未來。
- 該帖于 2016/2/22 14:3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