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第三期,周一快樂。
這一期《明毅探店》帶您走進青島的一家以“小清新”自稱的購物中心,這家店之于青島商業形態而言有了許多亮點與不同,為發展相對滯后的老城區增添了一抹亮色,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誰也無法預知“這抹亮色”究竟會幻化成七色彩虹高高升起還是猶如曇花一現璀璨剎那,畢竟其錯綜復雜的歷史淵源與相對畸形的商圈環境確實使無論局內人還是旁觀者“霧里看花”。但無論結局如何,它的確為我們展示了購物中心的一種新的思路與玩法,告訴了我們其實一家店也可以“小清新”。話不多說,開啟本期的探店之旅——走進“青島悅薈”。
一、從“前世今生”與“地理位置”說起
“悅薈”的前世今生
“悅薈”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樂購”,2009年入駐青島四方區的英國tesco公司的樂購超市,僅僅經營了5年,就慘淡離場。回想當年樂購開業之初與四方利群的那場商戰,至今仍是老四方人茶余飯后的談資啊,只是如今滄海桑田,還是那個位置,“樂購”卻變成了“悅薈”。
馬路對面的“利群四方購物廣場”
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個或幾個土生土長的、代表性的商業企業,在青島最出名的當屬利群集團。提起利群集團,相信零售界的朋友并不陌生,年營業額營業額已超過230億元,擁有門店580家,排名青島第一(數據來自網絡)。其實,在我看來,每個城市的土著商業企業最大的特點與優勢不在于營業額與門店數,而在于其更接地氣、更熟悉地方消費者喜好、根植于土著消費者的思維意識中以及擁有更多的地方資源與支持,因此,在當年的四方商圈兩大商業體的對決中,來自英國、更高端、更時尚的樂購最終落了個慘淡收場的結果,由此也能大體推導出老城區消費群的特征與購物喜好。
悅薈與四方利群分立馬路兩側,中間為十字路口,交通主干道。
悅薈所在的四方區現在已劃入了市北區,但老青島人還是習慣性的叫它“四方”。“四方商圈”在青島各商圈中屬于非常特別與另類的存在,因為它其實根本不算是商圈,整個區域算是大面積商場的只有“四方利群”與“原樂購、現悅薈”兩家,其余的大多屬于市場之類,居民較多,基本均為青島土著市民,消費水平一般,發展相對落后。
悅薈對面的居民區(老城區)
悅薈后面則是新建住宅區
我繞著“悅薈”周圍轉了一圈發現:其恰好處于區域的“新、老”結合點,兩側為老城區,后面為新建住宅區。預估當新建住宅區大量入住之后,悅薈將有一波利好,但奈何區域內商業體太少、悅薈又沒有超市,所以雖占得一定先機,但未必能夠完全掌控。
二、看看“外立面”
正門照
側面照
側門停車場入口角度
后側角度拍攝
門外的廣告立牌
路旗廣告
將原來的門前公交站改做了宣傳點
通過觀察不同角度的店鋪外立面圖片,我得到以下幾方面信息:
1、悅薈整體顏色統一;
2、外立面設計采用極簡風格,色彩少(綠、白)、醒目、沖擊性強;
3、正門上方的led未開啟,給人一種相對落寞的感覺,不太好。
門口巨大的“黃鴨”裝飾點
入口處的小黃鴨道具
我想,只要去過“悅薈”的人,都會將其與“小黃鴨”完全關聯。如果不是之后翻看了一下開業dm,我真的認為這就是一家“小黃鴨”主題店,因為無論“內外”,處處“鴨子”。在我看來,這有利有弊,“利”在使其主題鮮明、有噱頭、有亮點、有新意、場內更加活潑、動感、年輕、易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同樣的,由于其剛剛開業便如此深度、長時間的關聯掛接,使消費者將二者更深度的聯合、混淆,且由于其地處相對落后、老齡化嚴重的老城區,如此設計相對而言略顯不接地氣,而且當“小黃鴨展”結束撤出之時,賣場則會突然失去“亮點”,不撤也會失去新意。因此,長久而言,確實有進退維谷的尷尬。
三、走進“悅薈”
地下停車場
“悅薈”的停車場在地下,共兩層。雖然我去的時候是周一,但車卻真不少,后來離開時才明白,原來由于開業不久,停車場免費所致,在如今愈發停車難的青島,這將是其一大競爭優勢。但目前整個停車場并未加設電子導車系統,對于有外資背景的大型購物中心而言,略為失望。
b1停車場點噴繪廣告
直梯的樓層導視
b1導視圖
開業活動燈箱(雖已開業1個多月,仍到處懸掛開業活動信息,感覺不太恰當)
1層必勝客的施工圍擋
每層電梯下都設有演出點
1層大型演出點(但怎么越看越像房地產展區或服務臺呢?)
仰視圖
通道的一排“小黃鴨”
1層主要店鋪一覽
1層主要以生活小件集合店、順豐嘿客、快餐飲、運動集合店為主,整體以開放式柜臺為主,整體感覺較為空曠。
1f過道上的“順豐嘿客”
正門入口處的類港式咖啡小店
2層導視圖
2層主要以only、vm、MJ style等快時尚品牌為主,品牌構成一般且相對落后,單店面積較大,且多有空柜,推測招商壓力大。
占據兩層位置的MJ Style
3層導視圖
3層則圍繞“親子樂園”為主題重點打造,也是我認為的“悅薈”最為出彩與具有潛力的樓層,集聚了各類與孩子相關的業態,相信憑此會吸引附近大批家長到店,對消費黏性培養有積極效果。
3層主要店鋪一覽
通道出的“小黃鴨游戲區”
小黃鴨游戲區的引進確實為區域增加了一大亮點,由于其設計的新穎、陳列的獨特,使此區域非常顯眼與吸睛,即成為了活動點又能當作演出點,只是不知當巡展結束空出的如此大區域該作為何用,即便不撤也不好,因為長此下去就失去了新鮮感了,且耗費較多人力,得不償失。
4層導視牌
4層則重點引進餐飲類品牌,所引進餐飲品牌大多為地方相對知名品牌,并未有熱門大牌及特色化餐飲品牌,相對而言并無亮點,但結合其所在區域來看,還是具有一定競爭力的。
5層導視牌
毫無疑問,5層的重點就是影院了,圍繞影城引進了一系列的配套快餐、精品餐館,并利用空閑區域開設“臺灣美食節”,但看來沒招起商,大量空柜,略顯蕭條。
金逸影城(好像是區域內唯一一家影城)
空空蕩蕩的臺灣美食節
俯瞰圖
四、還有一些關于細節的
一直關注《明毅探店》欄目的朋友一定了解,我在寫探店文時特別注重區域內如廁所、服務臺、導視牌等細節的描述,因為我一直認為從細節處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家店的經營管理水平與細致程度,相對于大面而言,其實細節能告訴我們的東西更多、更真實……因此接下來我要說什么,你懂得。
“悅薈”廁所
悅薈的廁所整體還是不錯的,干凈、整潔且非常簡潔,雖比不上海信的高端、大氣,但比萬象城要更好一些,由此可見悅薈對于細節是有追求的,由此我對其未來又多了一分信心,只是廁所過于“深入”,走廊過長,對于真正尿急的顧客可是不利的哦~
扶梯中規中矩,看起來安全性很好
導視牌簡單大氣,整體vi統一
由于服務臺設計在扶梯下,所以相對隱蔽、壓抑
天篷有帆船之都的感覺
本段我想以此作為結尾,歡樂一下:這是在“悅薈”買的2杯飲品,一杯珍珠奶茶、一杯芒果汁,一共花了29塊,但當我看完店員完整的制作過程后,我才明白“為什么飲品店越來越多”,因為真是太暴利了……以這杯芒果汁為例,只見店員弄了一點好像“果汁”一般的東西,然后又加上了一杯所謂“高級純凈水”,就13元了…當我笑說這太暴利的時候,店員大姐認真大對我說:“我們用的這個純凈水是高級純凈水啊。”我說多高級啊,是怡泉、百歲山嗎?店員好像一不小心說漏了嘴:“我們用的是高級大桶水……”
結語:
不管未來怎樣,至少“悅薈”為我們展示了零售業態一種“擬人化”的可能,希望“悅薈”能在紛繁復雜與日益激烈的市場形勢與競爭環境中堅持住自我,記住自己開始所說的:“悅薈,一家小清新的購物中心。”
本期《明毅探店》就到這里!感謝支持!下周一見!“悅薈”的開業DM我感覺有點意思,由于頁數太多,所以有需要的朋友請關注我的自媒體(微信號:wuhuabt),回復“悅薈”查閱。
本文首發于聯商網《明毅探店》欄目,作者:吳明毅,微信公眾號:吳話不談(微信號:wuhuabt),個人微信號:mingyi-best,歡迎交流共進!轉發請注明出處!
2015-08-17 10:37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 該帖于 2015-8-17 9:5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