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在“外婆家”皇庭店門口貼上封條。
“外婆家”深圳皇庭店居然是無證經營,吃貨們驚訝嗎?昨日,市食藥監局啟動查處食品無證經營“清雷”行動,行動當天查封兩家知名餐飲機構,無證經營餐飲機構將面臨違法所得5至10倍的罰款。
深圳實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后,食品經營許可由前置審批轉為后置審批,出現部分商家“搶跑”、“有照無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
無證經營近一月
8月11日至25日,市食藥監局開展查處食品無證經營“清雷”行動。昨日行動首日,知名餐飲機構“外婆家”深圳皇庭店因無證經營被市食藥監局查封。
“外婆家”為全國知名連鎖餐飲機構,在全國有80余家直營店,目前在深圳有兩家。首家設在深圳羅湖區K K M A LL,第二家分店則是皇庭店。“外婆家”生意十分火爆,每日吸引眾多吃貨前往,排隊候餐需要一個小時以上。“外婆家”深圳皇庭店位于福田區皇庭國商購物廣場B1層,上月19日開業。
昨日中午2點許,店內還有不少顧客在用餐。市食藥監局食品安全監管處和市市場監管局福田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執法人員突擊走進該店前臺,檢查其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該店現場只能提供營業執照,但無法提供餐飲服務許可證。執法人員以“有照無證”經營,依法對該餐廳進行現場查封。
該餐廳于今年5月28日取得營業執照,但卻在沒有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的情況下就“搶跑”營業。其營業經理李鳳來解釋,公司在取得營業執照后,曾申請過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但因為經辦人身份證、員工健康證明等部分證件和資料不齊,許可證遲遲未辦下來。對于未取證就匆忙營業,李鳳來表示十分抱歉。
將面臨違法收入5至10倍罰款
“外婆家”深圳皇庭店擁有餐飲座位390個,員工100多名。其門口大量的候位椅,足以證明其火爆程度。從7月19日開業至昨日,該分店已經營業24天。昨日,執法人員開始計算其23天的營業收入,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時,還未統計完其23天營業總收入。但有數據顯示,僅8月10日,該店開出的餐飲發票就達6萬余元。
市食藥監局食品安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食品安全法》,無證經營除了要現場查封不準營業外,因其經營額超過1萬元,還將按照違法收入5- 10倍進行處罰。同時,根據自由裁量權,市食藥監局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案情的實際情況,做出最終的處罰決定。
保守估計,該店23天經營額在百萬元左右,若按按照違法收入5- 10倍進行處罰,罰款額或超500萬元。
“外婆家”深圳皇庭店目前處于停業查封階段,需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后才可重新經營。昨日,位于寶安區黃金大廈的小有名氣的“楊正宗烤全羊”店,也因“有照無證”被依法查封。“楊正宗烤全羊”店雖然在深圳只有一家,但在全國也是連鎖餐飲單位,發源于山東濟南。
已有兩餐廳“搶跑”被罰
在深圳實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以前,從事食品經營必須在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前置審批后,才可辦理營業執照,再從事相關食品生產、流通和銷售經營。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后,食品經營許可轉為后置審批,在取得營業執照后再向主管部門審批通過。
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后,辦理營業執照非常簡單,于是出現了不少食品經營商“搶跑”現象,即“有照無證”經營。為此,市食藥監局決定于8月11日至8月25日開展查處食品無證經營的“清雷”行動。行動期間,市食藥監局將集中查處無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行為,對新開業持有效營業執照但未取得食品生產經營相關許可證的,或持有效營業執照但食品生產經營相關許可證已超過有效期的,市食藥監局將依法查封其經營場所,并從嚴從重進行查處。市食藥監局表示,“有照無證”經營查處將常態化。
實際上,在“清雷”行動之前,已有多家食品經營單位因“有照無證”經營付出沉重代價。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官方微博透露,今年5月,市食藥監局執法人員在日常監管中發現某企業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根據相關法律,對當事人處以罰沒款合計約125萬元。同樣在5月,南山某飯店因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卻從事中餐制售經營的行為,被處以罰沒款合計55.2萬元。
追問
為何食品經營者會“搶跑”?
許可證為后置審批,很多餐飲單位以為取得營業執照就可營業了
據市食藥監局食品安全監管相關負責人介紹,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后,雖然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宣傳,告誡經營者必須取得許可后方可經營,“但依然有很多餐飲單位的負責人認為,取得營業執照就可以營業了”。由于許可證為后置審批,監管難度較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之前明顯加大。據介紹,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餐飲門店,以及城中村餐飲門店,因“開張、開門、變更”較頻繁,更是監管一大難題。
為何食品經營者會“搶跑”?辦理許可證是否比較難?市市場監管局福田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副科長薛燕萍介紹,以餐飲服務許可證為例,餐館、快餐店、小吃店、食堂、飲品店、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都必須在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后方可營業。
辦理餐飲許可證是否比較難?
只要餐飲單位符合要求,平均6個工作日辦結
薛燕萍介紹,辦理該許可證也并不難,只要餐飲單位符合相關要求建設,并提交有關材料,現場驗收核查自接受驗收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餐飲服務許可自受理許可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實際上,去年全市受理餐飲單位辦證申請,從驗收申請到餐飲服務許可證發證,平均6個工作日辦結。
辦理許可證的過程并不難,關鍵在于餐飲單位是否符合要求。據介紹,一些餐飲機構遲遲未拿到餐飲服務許可證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建設有不合規定之處。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餐飲機構直接向市民提供食物,因此在設置上有嚴格的要求,除了需具備八大基本條件外,根據類型的不同,還需在選址、場所設置、食品處理區等十余項上符合相應標準。
食品經營者“搶跑”有啥危害?
許可證為食品安全“前置把關”,無證“搶跑”為食品安全埋下隱患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餐飲服務機構必須在其經營場所明顯位置,出示其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等所有證照,消費者可根據這些合法證照判斷餐飲機構的合法性。然而,昨日,南都記者現場采訪部分正在“外婆家”皇庭店內消費的市民,均無一人在消費前關注該店是否證照齊全。
“許可證實際上為食品安全‘前置把關’。”市市場監管局福田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副科長薛燕萍介紹,在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申請時,主管部門對申請單位進行現場審核。審核包括食品加工、存儲等場所、食品經營設備設施、食品加工流程、食品安全規章制度、從業人員資質等是否合規,實際上是對經營單位的食品安全的“前置把關”。取得許可證后,納入日常正常監管。因此,“搶跑”現象無疑為食品安全埋下隱患。
(南方都市報 記者 米燕 霍健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