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百倉儲科園路店是中百倉儲的“標桿店”,在中百系統(tǒng)的社區(qū)店中排名第一,自然有其獨特的地方。
1、商品結構上有選擇,突出日配品上人無我有優(yōu)勢。
中百南方酒店店雖然只有300多平米,但類型卻為生鮮加強型,這是打破常規(guī)的。生鮮面積占了1/2,豬肉、水產(chǎn)、冰臺(海產(chǎn))、冷藏柜、面點、熟食都是附近超市所沒有的。除非你到石橋鋪,南方花園地區(qū)能一次購齊蔬菜、豬肉、面點、水產(chǎn)、熟食、水果、巴氏奶等日配商品的就只有中百。與之相比總店的面積雖然有近1000平米,但日配品并不齊全,不僅流失了許多顧客,連黨校發(fā)券的顧客也對我們抱怨不斷。也就難怪為什么中百的東西差不多樣樣都比我們貴,銷售卻比我們好。(一次我們的員工在中百市調(diào)時看到中百的員工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居然說:“你們到下面的家佳超市去賣吧,下面的東西便宜些!”)
2、在糧油調(diào)味品上種類、商品齊全,以配合生鮮。在其它食品上,中百采取的是壓縮數(shù)量,保種類,除了酒類、方便面、牛奶種類較豐富,保證顧客有足夠的選擇,外其余多數(shù)只賣大品牌和暢銷品,東西雖然少,但能滿足大多數(shù)的需求。在百貨日化上,壓縮種類,保數(shù)量,流轉慢的、非暢銷的一律不上。一句話總結就是:中百里面的東西什么都在走。每天早上都在送水果,晚上都在送蔬菜。而在總店,銷售并不理想的百貨日化卻占據(jù)了1/3以上的面積。
3、超市樓上是三星級的南方花園酒店,雖然從外表上并不是十分耀眼,但卻是旅行社的定點接待酒店,三天兩頭有外賓。消費檔次高,名煙、名酒、土特產(chǎn)都是暢銷品。比如初三整個南方花園地區(qū)都是冷冷清清,但該店卻賣出了驚人的4萬多,是平常的2倍,其中酒店客人和接待游客做出了巨大貢獻,單筆上千的就有好幾位,傳統(tǒng)的淡季反而成為旺季。
4、靈活機動,中百在商品結構和陳列面積上經(jīng)常調(diào)整變動,變動的商品一是傳統(tǒng)的季節(jié)性商品,不過中百倉儲科園路店要比其它超市的動作大,通常是整組整組的變動。二是商品類別的優(yōu)勝劣汰,比如中百以前有賣碗筷,但是效果并不好,可能是附近的餐飲企業(yè)都是到廠家訂做更便宜,總店也很少看到館子里的到我們這里買餐具,于是便將陶瓷淘汰,擴大了油的面積。方便面賣得比較好,也擴大了面積,由于沒有庫房,為解決庫存壓力,并將其放到了寬大的倉儲式貨架上。
5、因地制宜,打破常規(guī)。中百倉儲科園路店的進口通道是酒,這在超市行業(yè)中是罕見的,因為酒并不是走得特別快的,也不是防盜重點(因為有精品柜)。但中百倉儲科園路店就是把酒放到入口通道的位置,并用低貨架做精心陳列。我想可能是因為附近的餐飲娛樂企業(yè)眾多,樓上又是星級酒店,把單價高、毛利高的酒放到入口通道的位置精心陳列。如果政府將來出臺自帶酒水的禁收開瓶費的文件,那這個店的酒生意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6、銷售好卻庫存小。中百倉儲科園路店的日銷售在2萬左右,卻沒有庫房,只有一個小的員工通道也堆不了多少東西。設想一個300多平米的小店日銷售2萬要多大的量?除了來貨外通道上基本上看不到堆貨,即便是靠墻用的倉儲式貨架,頂層也沒有用來發(fā)揮它的庫存功能(春節(jié)前才放庫存)。所以中百里面平日里是基本看不到庫存的,哪怕是春節(jié)備貨期間貨物也不是堆積如山,就是這樣的低庫存卻從來沒有看到過貨架上“此貨暫缺、三日內(nèi)到貨”標簽。
這一點上很值得我們學習,我覺得一是供應商和中百配送中心的送貨及時。二是該店銷售類別比較均勻,什么東西都在走。三是該店員工要貨拿得比較準確。
- 該帖于 2014-7-11 11:4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