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說的是一縣之長被一個賣油條的胡老頭兒的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所折服的故事。
這天,新上任的縣長到小吃攤吃早餐,剛找個板凳坐下,就聽炸油條的老頭一邊忙活一邊嘮叨:“大家吃好喝好哦,城管要來攆攤兒了,起碼三天你們撈不著吃咱炸的油條了!”縣長心一驚:“省衛生廳領導最近要來視察,這老頭兒怎么今天一早就知道了?”
哪料這件事還沒弄明白,另一件事兒讓縣長腦袋打結了,這天,他照例到老頭這兒吃油條,沒想到,老頭居然又在發布消息:“上面馬上要來青天大老爺了,誰有什么冤案,就去縣府賓館等著吧!”
朱縣長大吃一驚,省高院的工作組星期三要來清查積案,這個消息昨天晚上才在常委會上傳達,這老頭兒咋這么快就知道了呢? 一個大字不識的老頭兒,居然能知道這么多政府內部消息,毫無疑問,一定是某些政府工作人員保密意識太差,嘴巴不緊。
于是,他立即召開會議,把那些局長,主任們狠批了一通。還是公安局長膽大,忍不住問道:“這老頭兒的事,是您親眼所見,還是聽說的?”縣長聲色俱厲地一拍桌子:“都是我親耳聽到的!我問你,你們城關派出所今天晚上是不是要清查娛樂城?” 公安局長一臉尷尬,愣在那里。縣長見狀,當場下令:“你親自去查查這老頭兒到底什么背景,明天向我匯報!”
公安局長連連稱是,當即換上便裝,來到老頭的攤位進行暗訪,只見老頭正向大伙兒發布新消息:“城關鎮的鎮長最近要倒霉了,大伙等著瞧,事兒不會小的……”
公安局長一聽,很是詫異,少頃,他運了口氣,裝傻賣呆似的問道:“你咋知道的?難道你兒子是縣委書記?”
老頭呵呵一笑:“我咋知道的?那孫子以前吃我油條的時候,都是讓司機開專車來買,這兩天一反常態,竟然自己步行來吃,還老是一臉愁容,那年他爹死,都沒見他那么難過,能讓那孫子比死了爹還難受的事,除了丟官兒,還能是啥?”
局長聽了,暗自吃驚,這老頭兒還真有兩下子,于是他不動聲色繼續問道:“那昨天派出所清查娛樂城,你是咋知道的?”
老頭又是一笑:“你沒見那幾家娛樂城一大早就掛出了停業裝修的牌子?人家有眼線,消息比咱靈通!” “那衛生廳領導來視察,你事咋知道的?”胡老頭兒說:“除了上面來人檢查,你啥時見過灑水車出來過?”
最后,局長問了個他最想不通的問題:“上次省高院的工作組來指導工作,你咋那么快就得到消息了呢?”
胡老頭撇了撇嘴說:“那就更簡單了。俺鄰居家有個案子,法院拖了八年不辦,哪天,辦案的法官突然主動來訪,滿臉笑容噓寒問暖,還再三保證案子馬上解決,這不明擺著上面來了人,怕他們上訪嘛!”
局長佩服的五體投地,連忙回去把情況向縣長匯報。
縣長聽了,大動肝火,馬上再次召開會議,做了四小時的訓話:“同志們,一個炸油條的都能從一些簡單現象中,看出我們的工作動向,這說明了什么?說明我們存在太多的形式主義,這種官場惡習不改,怎么提升政府的美好形象?從今天開始,哪個部門再因為這種原因泄密,讓那老頭‘未卜先知’,我可就不客氣了!”
第二天一早,縣長又來到老頭兒這吃油條,想驗證一下開會的效果,沒想到老頭兒居然又在發布最新消息:“今天,上面要來大領導了,來的還不止一個!”
縣長這一驚,真是非同小可,下午,市長要陪同省領導來檢查工作,自己昨晚才接到通知,這老頭咋又提前知道了?
縣長強壓怒火,問老頭:“你說要來大領導,到底有多大呢?”
胡老頭兒頭也不抬地回答:“反正比縣長還大!”
縣長又問:“你說要來的不止一個,能說個準數嗎,到底來幾個?”
胡老頭兒仰起頭想了想,確定地回道:“四個!”
縣長目瞪口呆,省級領導還真是要來四個!他心砰砰直跳,又問:“老師傅,這些事兒你是怎么知道的?而且知道的這么準確?”
胡老頭兒淡淡一笑:“這還不容易?我早上出攤兒,見馬路上增加的巡邏的武警,縣政府賓館的保安都戴上了白手套,一個個如臨大敵,肯定是上面來人了,再看看停車場,書記,縣長的車都停在了角落里,肯定是來了比他們大的官兒,再仔細看看,書記縣長停的車位是5、6號,說明上面來了四位領導,你信不信?當官兒的和咱老百姓不一樣,上廁所都要講究個級別,排個先后順序呢!”
縣長聽罷,面紅耳赤,兩眼發直,那塞滿油條的大嘴一動不動,好像僵化了!
細節很重要,生活處處皆學問!
哈哈。。。細節決定成功!細節真的很重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嗎?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立刻聯想到我在重慶鳳梧超市做調研時,該公司的總經理胡忠林給我上的生動的一課。
一天我們來到一家鄉鎮做市場調查,先后看了5家門店,看完了以后,胡老先生突然轉向六位一起跟著他調研這些門店的部下(有公司的副總,還有部門經理),問他們:哪一家店的生意最好?
有三家店無論從市口還是門店內商品狀態、門店環境,我們都非常容易判斷那三家店不行,但是還剩最后的兩家店,眾說紛紜,有說在大路邊、又靠近菜市場的這家好,也有說那個位置稍微偏一點的門店的生意更好,但都說不出太多的而且令人信服的理由。
這時,胡老總先打了那幾個說菜市場邊上的生意好的部下的手板(也算是公司文化,意思是讓他們長點記性),然后說是那家位置稍微偏一點的門店生意更好。
理由是:
第一,因為那里是周圍農村到這個鎮里來的主要入口處,盡管現在看不到人停留,但是在人流高峰期,那里的人流是很旺的;
第二,那個店雇了3名員工,而且員工都在不停地理貨,而菜市場邊上的才雇了2名員工,竟然還有一名蹲在那里偷懶打瞌睡,說明菜場邊上的這家超市生意不會太好;
第三,門店的商品狀態,菜場邊上的門店的同樣的商品,他的生產日期離現在更遠,說明商品有些滯銷。
綜合這幾點,可以判定,菜場邊上的超市的生意肯定沒有另一家的好。聽了胡總的分析,我不禁暗自佩服,來自生活中的智慧真的是很厲害,它要比那些書本上的理論更揭示眼前事物的本質。
胡總還跟我分享了如何通過一個鄉鎮的肉凳的數量來判斷這個鄉鎮有多少人口,每天可以賣多少頭豬,趕集的時候可以賣多少,平常又可以賣多少,如何在一個鄉鎮的市場上尋找到位置最佳的超市市口,這些都是他跑了17年費了無數的心血才積累下來的,我聽了不由得暗暗地佩服,生活中的智慧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學的。
從胡總身上學到的這些寶貴的東西,讓我想到了一位從事咨詢行業20年的前輩在五年前送給我的一句話:“客戶永遠比我們聰明100倍。”
所以,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我是到全國各地去練“吸星大法”的,不過我練的吸星大法不會象《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所練的那樣自己煉成了就把別人的武功給廢了,我們是在自己增加智慧功力的同時,讓我們的客戶也同時增加了智慧功力。
愿大家多從生活中去挖掘智慧。
- 該帖于 2013-7-13 16:28:00 被修改過